2025年以來,襄陽應對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以“產品硬實力+通道新優勢+政策強支撐”的組合拳,在全球市場交出亮眼答卷。
第137屆廣交會40家企業斬獲1.63億元成交額、意向訂單2.6億元;鐵海聯運發運量同比猛增143%;東風納米01獲越南36個月免檢資格,對中亞五國進出口額激增895%……
一系列數據背后,是“襄陽造”從區域產品向全球商品的跨越,更是這座老牌工業城市開放發展的生動實踐。
▲東風納米襄陽工廠總裝車間,每兩分鐘下線一臺納米01(資料圖)
作為襄陽支柱產業,汽車及零部件板塊在2025年外貿戰場持續領跑,尤其新能源領域的技術突破,讓“襄陽智造”成為全球采購商的優先選擇。
▲騰龍汽車即將發往海外的12米大巴(資料圖)
在第137屆廣交會上,襄陽汽車及零部件板塊表現尤為搶眼,占一期成交額的71.9%,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主力軍”。其中,襄陽騰龍汽車有限公司攜多款新能源商用車亮相,憑借車身輕量化、整車能耗低的核心優勢,吸引中亞、南美采購商駐足咨詢,最終成功拿下埃及、阿拉伯、尼日利亞客戶350萬元意向訂單,凸顯襄陽在汽車產業鏈中的新能源技術優勢。
▲今年1-8月,奕派科技襄陽工廠的納米01產量達到了38100余輛(資料圖)
東風系企業的出口表現同樣亮眼。東風奕派科技有限公司襄陽工廠生產的東風納米01,不僅贏得國內市場青睞,更在海外市場打開局面——8月20日,東風奕派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奕派科技)襄陽工廠迎來喜訊——越南權威質檢機構簽署COP(出口產品生產一致性)審核報告,東風納米01獲頒為期36個月的免檢通行證。這意味著未來3年,該車型出口越南時無需逐批重復檢驗,通關時間將從“按月計算”縮短至“按天甚至按小時計算”,徹底解決了出口效率瓶頸。
產量數據進一步印證市場熱度:今年1-8月,奕派科技襄陽工廠的納米01產量達到了38100余輛(其中出口12150輛),同比增長78%。進入“金九銀十”產銷旺季,工廠正全力沖刺高產目標,為全年外貿出口筑牢產能基礎。
▲際華三五四二紡織有限公司(資料圖)
面對全球消費升級趨勢,襄陽傳統產業不再依賴“低成本競爭”,而是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在細分賽道搶占先機,老產業玩出了“新花樣”。
紡織業轉型“品質化”。際華三五四二紡織有限公司作為襄陽紡織業代表,在廣交會上跳出“傳統工裝面料”的單一標簽,重點展出錦綸66面料、阻燃防靜電面料、舒適易打理服裝面料、功能膜復合面料等多款功能性防護產品。這些貼合工業安全、高端服飾需求的面料,吸引了“一帶一路”多國客商關注,成為傳統紡織業突破增長瓶頸的“新抓手”,也印證了襄陽紡織在消費升級趨勢下品質化轉型的成功。
▲鼎呱呱廚具包裝車間生產線(資料圖)
縣域企業闖出“新天地”。老河口市的湖北鼎呱呱廚具有限公司,5年前還蝸居鄉鎮舊廠房,如今已成長為國際廚具市場的“黑馬”。其核心競爭力源于技術創新——獨創的等離子噴涂技術,讓鍋具壽命延長至普通產品的10倍,這項擁有國家發明專利的成果,成為打開歐美高端市場的“通行證”。在第137屆廣交會上,鼎呱呱不僅斬獲300余萬美元即時訂單,更與英皇國際有限公司達成總額3000萬美元的戰略合作意向;同時,企業還與武商集團達成內貿合作,實現“外貿+內貿”雙輪驅動,今年全年營收有望突破500萬美元。
“新鮮血液”打響“當頭炮”。初次參展廣交會的湖北臥龍神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小麻花、貓耳朵等中式休閑糕點,成功打入印度尼西亞、越南、印度、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市場。連同湖北龍運汽車配件、襄陽市力智科技等首次參展企業,襄陽新參展群體共斬獲俄羅斯、喀麥隆、埃塞俄比亞等多國意向客戶,累計意向成交額超3000萬元,為襄陽外貿注入“新鮮血液”。
▲襄陽,已成為重要內陸物流交通樞紐(資料圖)
外貿出口的“加速度”,離不開物流通道的“硬支撐”。今年以來,襄陽持續優化國際物流布局,以鐵海聯運為核心的通道體系不斷升級,讓“內陸港”變身“出海口”。
發運量實現“爆發式增長”。據市商務局數據,今年上半年,襄陽國際物流通道發運量大幅上升,襄陽-寧波、襄陽-南沙、襄陽-廈門3條通道發運量達2164標箱,同比增長143%。從發運通道來看,襄陽-寧波鐵海聯運通道作為已穩定運行14年的對外物流的“主動脈”,發運1254標箱;襄陽-南沙鐵海聯運通道緊隨其后,發運894標箱;襄陽-廈門鐵海聯運通道雖剛起步,也已實現16標箱發運,三大通道共同構成襄陽外貿物流的“黃金網絡”。
▲“襄陽—廈門—東南亞”國際鐵海聯運專列在襄陽劉崗鐵路貨場首發
新通道打通“南向出口”關鍵節點。8月31日,“襄陽—廈門—東南亞”國際鐵海聯運專列在襄陽劉崗鐵路貨場首發,專列滿載66個標準集裝箱貨物,在襄陽集結后,經鐵路直達廈門港,隨后換乘海輪揚帆起航,出口至東南亞國家。該通道依托“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快速通關模式,大幅壓縮中轉時間和資金成本,同時有機整合了中原腹地的貨源優勢、襄陽的交通樞紐優勢、廈門港的口岸優勢,以及東南亞的市場需求,形成“1+1>2”的共贏局面,為襄陽乃至周邊地區貨物出口東南亞搭建了高效便捷新路徑。
目前,襄陽已穩定開行“襄陽-寧波”“襄陽-南沙”兩條鐵海聯運通道,正加緊推動“襄陽-廈門”通道常態化發運,未來將進一步服務RCEP協議下的城市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市場,為襄陽外貿增長持續注入動力。
襄陽外貿的亮眼成績,不僅源于企業的自主突破,更離不開政府“店小二”式的精準服務。從展位協調到用地保障,從政策扶持到市場對接,全生命周期的幫扶體系,為企業出海掃清障礙。
▲鼎呱呱廚具包裝車間在緊鑼密鼓生產(資料圖)
“急企業之所急”解決實際難題。老河口市在鼎呱呱廚具發展過程中,多次主動靠前服務:主動協調廣交會展位,疫情期間包機赴歐拓市場,幫助企業拿到“叩開國際市場的金鑰匙”;智能產業園建設時,政府專班3個月內完成17項審批流程,連夜解決高壓線遷移難題,推動項目提前兩個月開工;同時設立200萬元技改專項基金,支持企業引入50臺六軸機械手、AGV無人搬運車等智能設備,助力其實現“單線產能提升300%、不良率降至0.5%以下”的突破。
“搭平臺促對接”拓展市場空間。今年以來,市商務局以“鏈式思維”統籌推進產業發展與市場拓展深度融合,先后圍繞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等我市特色優勢產業,已成功舉辦5場資源對接會,累計組織200余家企業參與,逐步構建起常態化、精準化的企業出海服務體系,有效助力企業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貿環境,精準捕捉新興市場發展機遇。9月更是搭建對俄產業出海平臺,邀請專家解讀俄羅斯市場準入規范、消費趨勢,現場解答企業在物流通關、跨境結算、產品認證等方面的疑問。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也為外貿增長“添柴加薪”。今年上半年,我市對金磚國家進出口總值達41.7億元,同比增長60.5%,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19.5%;對中亞五國進出口表現尤為亮眼,總額4.5億元,激增895%,顯示出強大的市場拓展潛力;對非洲國家進出口總值達24.1億元,增長55.1%,外貿新興市場布局持續優化,展現出強勁的外貿發展新動能。
從廣交會展臺上的“訂單豐收”,到鐵海聯運專列的“鳴笛出征”;從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圈粉”,到傳統產業的“煥新突圍”,2025年的襄陽,正以開放姿態擁抱世界,用“智造實力”改寫內陸城市外貿格局。
未來,隨著物流網絡的進一步完善、產業優勢的持續鞏固,“襄陽造”將在全球市場書寫更多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