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正式發布《2025年5G工廠名錄》,我市湖北金龍新材料、楚帝智聯安全科技、大洋塑膠、凱力專用汽車、品源現代農業等8家企業成功入選。這是繼2024年程力集團、健民藥業入選國家5G工廠名錄后,隨州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取得的又一重要進展,標志著其已實現從“零突破”到“規;钡目缭。此次全省共有46個項目入選,隨州入選數量位居全省首位。值得關注的是,隨州市已入選的10家國家5G工廠,均由隨州聯通深度參與,攜手打造,充分彰顯了政企協同在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年階梯式進階 勾勒5G工廠發展路徑
自2023年起,工業和信息化部已連續3年進行5G工廠遴選工作,累計選出近1260家5G工廠,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回溯隨州5G工廠建設歷程,一條清晰的階梯式發展路徑躍然呈現。2023年,湖北凱力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率先發力,通過5G等信息化技術打通企業生產流程,在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同時,成功建成隨州首家省級5G全連接工廠,成為隨州企業智能化改造的“先行樣板”。
2024年,程力集團、健民藥業成功入選國家級5G工廠名錄,一舉實現我市國家級5G工廠“零的突破”。2025年,隨州市8家企業集中入選,與之前相比,此次入選企業的5G應用場景已從單一車間擴展至全產業鏈協同,覆蓋農業、新材料、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標志著隨州5G工廠建設完成從“單點突破”到“全域拓展”的關鍵跨越。
經過三年多的持續推進,依托中國聯通5G+工業互聯網+AI能力,隨州已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5G應用場景,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5G+工業互聯網”創新融合,實現設備遠程運維、生產流程與倉儲管理的智能協同,顯著提升設備運維效率和生產調度效率,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為企業精細化運營提供有力支撐。在新材料領域,5G技術賦能生產數據實時采集、現場環境精準檢測和綠色工廠智能化管理,有效減少設備意外停機時間、降低運維成本、解放人力資源,推動企業向綠色、低碳、可持續方向邁進。在食品加工領域,憑借5G網絡低時延、大帶寬的特性,實現對設備運行參數和生產環境的高頻采集與實時回傳,構建起基于數據的協同決策機制和能源精準管控體系,全面實現了生產全程可追溯、工藝精準可調控,進一步增強了質量管控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政策生態雙輪驅動 構建數字化轉型支持體系
隨州工業數字化轉型的跨越式發展,核心在于長期系統的戰略布局與全方位的支持保障。近年來,隨州市深入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將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融合創新應用作為核心方向,通過出臺專項扶持政策、設立專項資金、搭建隨州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等多項舉措,引導企業加大數字化改造投入,加快5G工廠建設步伐。
歷經三年多的5G工廠建設,隨州市已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5G融合應用場景,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新動能。其構建的“平臺+生態”協同模式成效顯著,已使隨州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生態合作伙伴增至78家,覆蓋研發設計、生產運行、檢驗檢測、倉儲物流、運營管理等多個領域,累計形成解決方案近200個,打造160款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產品,切實為中小企業降低了數字化改造的門檻和成本,讓轉型之路更順暢。
前瞻布局謀新篇 繪就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藍圖
面向未來,隨州市將繼續加碼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力度,以更實舉措、更優生態,推動數字經濟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擘畫新圖景。一方面,持續完善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網絡覆蓋范圍、提升網絡服務質量,夯實 “數字底座”支撐能力;另一方面,持續優化政策環境,通過政策引導、資源傾斜、服務升級等方式,鼓勵更多行業、更多企業參與到5G工廠建設中來,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進程。
隨州市將進一步開展平臺賦能提質行動,打造中小企業服務功能專區。該專區聚焦“平臺匯集、數字賦能、政策直達”三大核心功能,為我市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的數字化服務支撐,加快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助力企業高效轉型。
以5G工廠建設為切入點,隨州正加快構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從“制造”邁向“智造”的跨越,不僅實現了隨州制造業自身的能級躍遷,更將為湖北加快建設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源源不斷貢獻出堅實的“隨州力量”。
(來源:隨州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