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荊門市以“錯位發展、串珠成鏈”為核心理念,引導各縣(市、區)立足資源稟賦培育特色產業,沙洋深耕新材料、鐘祥升級磷化工、京山搶灘新能源……通過差異化產業路徑,激活縣域經濟內生動力。
郡縣治,天下安。
縣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空間、新主場,縣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單元,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縣域經濟也是荊門發展的堅實底盤。放眼全市,沙洋縣新能源裝備產業不斷壯大、鐘祥市綠色磷化產業轉型升級、漳河新區低空經濟蓄勢騰飛……各縣(市、區)立足資源稟賦,以特色產業“串珠成鏈”,為湖北縣域高質量發展書寫“荊門答卷”。
荊門全景 張兆宇 攝
特色產業托起發展“基本盤”
走進位于京山經濟開發區的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山基地的生產車間,只見一個個智能機械手正不停揮舞,有條不紊地控制切割、串焊、疊焊、層壓等20多道工序,一塊塊光伏組件順利下線。
一道新能源科技(京山)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京山就業
京山市地處鄂中“旱包子”地區,年均日照數達1910小時,光照資源較好。2022年,京山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風口,引進國內光伏制造頭部企業一道新能源。
經過數年發展,以一道新能源為龍頭的光伏·鋰電新能源產業在京山崛起,產值達到100億元。
一道新能源科技(京山)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圖片來源:國際能源網
光伏·鋰電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壯大,是我市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產業,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積極引導各縣(市、區)立足資源優勢,積極培育特色鮮明、競爭力強、技術含量高的縣域主導產業,做足做優“延鏈補鏈強鏈”文章,夯實縣域經濟發展根基。
沙洋縣圍繞新能源裝備產業和新材料產業,對標行業先進技術和市場需求,搶抓新風口,加快龍頭企業的培育壯大、裂變發展,形成產業集群,帶動產業產值向百億規模躍升。
鐘祥市聚焦綠色磷化產業,實施“產值三年倍增”計劃,加快磷化工向電子級、醫藥級轉型升級,打造綠色磷化產業基地,再現“中原磷都”風采。
航拍鐘祥市胡集鎮磷化企業 圖片來源:鐘祥市委宣傳部
京山市錨定光伏·鋰電新能源產業、智能裝備產業,支持龍頭企業加快推進強鏈補鏈項目建設,推動產業成鏈成勢,形成引爆點。
東寶區做大做強綠色磷化產業,支持龍頭企業在精制磷酸、氟化工上延伸突破;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加快提升產業層級,著力打造半導體晶圓制造等產業集群。
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推動綠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車智能裝備三大主導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加快荊門石化“油轉特”“油轉化”,打造百萬噸特種油生產基地;加快固態鋰電池等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布局,完善“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原料再生—電池再造”鏈條;提升汽車產量和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水平。
荊門石化 資料圖
漳河新區搶抓低空經濟風口,建設國內重要的飛行器研發制造基地和國內領先的低空生產性服務業基地,積極培育“低空+”經濟新業態,力爭在今年全面打開低空經濟發展新局面。
“荊門造”AS700在漳河水庫上空飛行 資料圖
屈家嶺管理區因地制宜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依托田野股份等龍頭企業,在綠色食品、功能食品加工上,實現實質性突破。
數據顯示,全市上半年汽車和裝備智能制造產業產值增長25.6%,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7.6個百分點;綠色化工產業產值增長1.6%,拉動增長0.5個百分點;新能源新材料產值增長33.6%,拉動增長6.5個百分點。
如今,一條條特色產業串珠成線、連塊成帶、集群成鏈,托起了我市縣域經濟發展“基本盤”。
做好“農”文章助推鄉村振興
今年1月9日,正值荊荊高鐵通車滿月,沙洋風干雞非遺制作技藝一條街開街儀式暨“風味沙洋 遇見高鐵”2025年電商直播活動,在荊荊高鐵沙洋西站站前廣場舉行。
在風干雞工藝制作體驗區,眾多游客動手腌制風干雞,體驗一把傳承1800多年的美食傳統制作技藝。
沙洋風干雞非遺制作技藝一條街開街儀式暨“風味沙洋 遇見高鐵”2025年電商直播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沙洋融媒
沙洋縣作為荊門“一只雞”產業發展的前沿陣地,集中優勢資源,大力發展風干雞產業。目前,全縣風干雞經營主體200余家,年生產加工風干雞3000余萬只。
風干雞產業的發展壯大,是我市加快縣域特色產業突破性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剪影。
近年來,全市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通過差異化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路徑,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沙洋縣錨定打造“中國高油酸菜籽油第一縣”目標,持續推進油菜育種、種植、加工、銷售、鄉村旅游等全產業鏈發展;圍繞打造風干雞百億產業集群,推廣基地養殖、制定行業標準、拓展電商銷售,擦亮“中國風干雞之鄉”品牌。
沙洋縣油菜種植基地 伍志尊 攝
鐘祥市做好“長壽+”文章,拓展休閑食品、功能食品、特醫食品等產業矩陣,推動長壽文化與康養、旅游、休閑等產業相鏈接。
鐘祥全景圖 圖片來源:云上鐘祥
京山市打好“網球+”特色牌,持續培育網球賽事、網球培訓、網球裝備制造等細分產業鏈;將“京山橋米”打造成為“江漢大米”的核心品牌,做大做強國寶橋米和京和米業等龍頭企業,提升產業能級,建設全產業鏈。
京山國際網球賽事中心 資料圖
東寶區聚焦打造綠色家居品牌特色,大力發展循環農業,推動秸稈綜合利用規;a業化發展,打造農林廢棄物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東寶綠色家居產業園 圖片來源:湖北東寶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
荊門高新區·掇刀區引導華中農業等龍頭企業發起組建荊門市牛羊產業聯盟,吸納120家牛羊種業、秸稈飼料加工、規模養殖等經營主體加入;創建了“荊門肉牛”區域公用品牌,并上升為省級肉牛品牌。
荊合牧場安格斯肉牛養殖基地 資料圖
漳河新區依托漳河Ⅰ類水質優勢,做好“水文章”“果文章”,大力發展都市休閑旅游農業,把生態“好水”變成經濟發展“活水”。
漳河柑橘 圖片來源:漳河風景區
屈家嶺管理區擦亮“中國農谷”品牌,搶抓高鐵開通機遇,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屈家嶺農耕文明遺址 圖片來源:農民日報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38.52億元,增長3.4%。
從單一產業突破到多元產業協同,從傳統農業到現代產業體系,我市各地正以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路徑,勾勒出一幅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縣域經濟發展新圖景。
縣域強則荊門強,縣域興則荊門興。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馳而不息的長跑,也是不舍晝夜的攀登。下一步,我市各地將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壯體量、提速度、增效益,推動縣域能級跨越,為加快建設漢襄宜“金三角”協同發展重要節點和全省支點建設重要增長極提供堅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