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決勝收官‘十四五’ 謀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第十一場,介紹五年來湖北省農業農村發展成就。
發布會介紹,“十四五”以來,湖北守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防止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筑牢鄉村產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根支柱”,激活農村綜合改革與農業科技創新“兩大動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取得積極成效。
湖北省委農辦主任、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 張桂華:2024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844.1億元,居全國第四位,較“十三五”末增長29.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0元,較“十三五”末增長38.5%。
具體來看,“十四五”時期,湖北累計新建高標準農田1184萬畝,近四年糧食年均產量穩定在550億斤以上;培育脫貧地區富民產業144個,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6%,連續在國家考核中獲評“好”的等次;新增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181家,總數達5922家,建成9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13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同時,為做好農田水利灌溉和糧食收儲及應急保障工作,“十四五”時期,湖北共實施191個大中型灌區項目,累計改善灌溉面積超1700萬畝;已建成79個三級糧食應急保障中心。
湖北省糧食局副局長 劉建勝:全省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已經形成并不斷完善,我省正聚焦糧食跨省“大進大出”,著力構建“1+4+N”華中區域糧食應急保障中心。
湖北省水利廳副廳長 孫國榮:對重點易澇區的55處灌排泵站進行了更新改造,農田灌溉排澇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湖北已建成8個涉農國家重點實驗室,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8%,較“十三五”末提升5.3個百分點。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在智能育種、合成生物學等前沿領域持續攻關,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 李大鵬:圍繞水稻、玉米、油菜、生豬、淡水魚等戰略性物種,牽頭承擔200余項國家重大重點科研任務,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
(長江云新聞記者 洪亞飛 林中杰 張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