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變革,從何處著力?
“三線并進”“集群提能”“四個重大”“重大產業”……在一個個經濟關鍵詞里,在一個個重大項目中,宜昌產業發展的邏輯與路徑,清晰且堅定。
產業版圖如何構建,關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局。宜昌錨定“集群式”發展路徑,以“四個重大”為牽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推進一批批重大產業項目建成投產,不斷夯實新型工業化根基,為打造全省支點建設先行區提供了有力支撐。
深度轉型升級
從“傳統制造”到“綠色智造”
作為國家重要清潔能源基地、長江流域最大的磷礦基地,宜昌擁有37個工業大類、141個工業中類、302個工業小類,區位、資源及產業鏈優勢十分明顯。
為推動傳統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宜昌不斷審視自身優勢,將資源優勢轉化為長期的發展優勢和獨特的區域標簽,握準了發展的“方向盤”。
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是產業鏈價值鏈向高端攀升的關鍵路徑。近兩年來,以重大產業項目為支撐,宜昌以鏈式思維集中攻堅,形成了自身的產業競爭優勢。
宜昌高新區宜化新能源材料產業園加速成型。記者 付蓓蓓攝
現代化工新材料作為宜昌主導產業之一,正加速向兩千億級產業集群邁進。在這條產業轉型路上,萬華化學系列項目的落地可謂舉足輕重。
在遠安化工園,興華磷化磷基新材料開發利用項目正加速建設,一期3.5萬噸/年磷系阻燃劑項目年底將實現機械竣工。項目涉及無機磷阻燃添加劑等新材料領域,可實現磷礦資源的高端化利用。
這只是萬華化學在宜昌落子的項目之一。此前,已有萬華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開工建設。隨后,硅材料產業園項目、鐵法磷酸鐵項目也接踵而至。
萬華化學被譽為化工界的“華為”。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后8次往返萬華化學總部對接,最終,萬華化學中部地區最大的新材料生產基地落子宜昌,總投資將逾300億元。
這幾天,宜昌楚能新能源鋰離子電池高端智能制造項目二期正在加緊場平,向著“本月開工”沖刺。宜昌楚能新能源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在宜追投100億元,建設年產80GWh儲能電池等系列項目。疊加宜昌楚能一期產能,宜昌楚能新能源總產能有望接近150GWh。
宜昌楚能新能源
一個超200億元項目又將落地宜昌,擬建設智能鋰電池全產業鏈基地和零碳園區。這是宜昌搶抓新能源電池產業風口的一大戰略布局。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電池科技獨角獸企業,遠景動力將發揮“鏈主”型龍頭企業的強大集聚效應,為宜昌打造千億級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增添強大動能。
這些重大項目只是現代化工新材料產業的實踐切片。無不相同的是,它們均依托宜昌現有的磷礦資源,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優化產品結構,極大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和資源利用率。
深挖自身資源
宜昌以“五個一”產業鏈招商
招大引強
推進項目縱向延伸、橫向融合
通過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用新技術、新業態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鏈向高端攀升
完成傳統產業的“價值躍遷”
宜昌高新區宜化新能源材料產業園加速成型。記者 付蓓蓓攝
重大產業項目本身就是新技術、新工藝的載體,促進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近三年來,新能源新材料類重大項目投資超3000億元,推動磷化工產業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賽道迭代躍升,推進磷化工循環產業集群邁入世界級!币瞬薪洕托畔⒒贮h組書記、局長朱漢洪介紹。
培育未來優勢
從“試驗場”到“產業骨架”
9月8日上午9時許,在夷陵區東城科技園B2棟廠房,云圣智能無人機產線兩旁,十余名年輕人正忙著生產首批“宜昌造”消防無人機。再過幾天,它們將從這里“起飛”,去執行消防應急救援任務。
“在低空產業制造基地,無人機產線已正式投產,當前出產的是消防無人機,10月,全自動機場也將投產。滿產后,基地年產能可達2000架消防無人機、300套全自動機場!焙痹剖ブ悄芸萍加邢挢熑喂卷椖控撠熑藦堈鸶嬖V記者。
這只是云圣智能空地一體化治理綜合體項目的一個子項。在夷陵區,該企業正在建設華中區域總部建設項目,包括社會數字化治理中心、產品研發中心、營銷服務中心等。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2025年被稱為低空經濟的“黃金窗口期”。隨著政策、技術、市場的三重驅動,這個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壯大。
去年8月,《湖北省加快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出臺,全力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宜昌積極融入全省布局,立足自身優勢,以全產業鏈思維系統謀劃低空經濟產業化項目,并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潛力。
拼招引、拼落地、拼交付、拼場景。引進高域飛行汽車華中基地等龍頭項目、與清華大學頂尖科研機構合作共建研發平臺、率先部署“低空警察”開展場景應用,宜昌快速匯聚人才、技術、資本,吸引配套項目集聚而來,一個個“試驗場”正逐步構建起一個個產業新空間。
低空經濟并非單一產業,而是涵蓋通航飛機、無人機、空域數據運營等在內的復合型產業集群。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等六大未來產業的重點方向,與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需求高度契合,為其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底座和產業生態。
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和構建現代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把握這些未來產業重點方向,培育未來優勢?有大項目才能有大產業,有大產業才能有大發展。
秭歸縣彭家坡村臍橙園上空,無人機編隊來往穿梭,精準吊運輪晚臍橙。通訊員彭強 攝
宜昌深入實施產業倍增計劃
搶占低空經濟產業新賽道
加快培育大數據及算力經濟產業集群
加速推動合成生物、固態電池、
黑磷新材料、人工智能等
未來產業發展
加快建設中部地區有影響力的
未來產業發展高地,構建未來產業集群
以項目建設之“進”,匯聚產業發展之“勢”。自2023年建立“四個重大”推進落實機制以來,宜昌系統推進117個重大產業項目,它們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關聯、協同促進,攜手搭建起宜昌“12520”現代化產業體系升級版的“骨架”。
系統構建生態
從“鏈式布局”到“集群展翼”
未來的產業競爭,不再是單純的企業之間競爭,而是產業鏈之間、產業生態之間競爭。一個個完整產業生態的構建、擴容,無疑是產業集群進階需要跨越的重要一步。
以比較優勢為基礎,宜昌以系統思維構建產業集群生態,“鏈式布局”重大產業項目,其中,硅碳負極產業可謂是一場“無中生有”的產業生態變革。
一張招商“魚骨圖”,上游中游下游,一個個項目布局其間,足見硅碳負極產業骨骼、肌理,一條“產業大魚”呼之欲出。
發展硅碳負極產業,宜昌有著先天優勢。有著硅烷氣原材料優勢,和遠氣體已在宜昌率先布局電子特氣產業園,可滿足20萬噸硅碳負極的生產。有著鋰電池產業配套優勢,宜昌已建成15億平方米隔膜產能、25萬噸電解液產能。
“為推進這個新興產業的加速集聚,宜昌從頂層設計入手,整體謀劃,采取‘硅源+碳源’招商策略,布局功能完善的硅碳負極產業園,打造‘硅烷氣-硅碳負極-新能源電池’產業鏈!币瞬姓猩叹指本珠L敬睿介紹。
經過努力,匠芯新材料、銀硅科技、洛陽聯創鋰能、至微新能、宜硅新材料等數個項目落地宜昌,覆蓋從原材料到負極材料制造的多個環節,形成以多孔碳、硅碳設備,以及其他配套材料項目聚集的新產業集群。
建設中的湖北弗思創新一代鋰電池電解液核心材料項目(記者付偉 攝)
很顯然,不是引入幾個孤立的大項目,而是旨在構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硅碳負極產業集群,打造全球一流的硅碳負極產業園,助力宜昌在新能源產業新一輪變革中再搶先機。
打造產業集群非一日之功,其關鍵在于“生態”二字。只有構建一個個產業生態系統,才能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中塑造出新的優勢。
▲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產業園。王雷 攝
不斷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也是系統構建產業生態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著眼于未來20-30年發展需求,宜昌加快推進東部產業新區建設,采取“一區多園”模式管理,分類引導重大項目向相應園區集中,實現產業空間重構與能級躍升,助力五大產業集群加快建設。
新能源電池產業項目集群
已集聚邦普、欣旺達為龍頭的42個重大項目
新材料產業項目集群
已集聚宜化、興發、萬華為龍頭的41個重大項目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項目集群
已集聚廣汽傳祺、鑫匯新能源船舶為龍頭的17個重大項目
生命健康產業項目集群
已集聚安琪、東陽光為龍頭的20個重大項目
大數據和算力經濟產業項目集群
已集聚中科曙光、燧原科技為龍頭的8個重大項目
從產業項目,到產業鏈
到產業生態,再到產業集群
以“四個重大”
推進落實機制
牽引龍頭企業聚集共創
以生態構建助力新興產業裂變生長
以產業集群打造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詮釋著產業轉型發展的
宜昌解法
宜昌市加快推進現代化工新材料、大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裝備、大數據及算力經濟、未來產業等產業集群建設,為奮力打造全省支點建設先行區增添產業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