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天縱
9月12日晚,“點亮長江”——2025長江文化藝術季在武漢開幕。夜空中,數千架無人機與煙花表演、燈光秀共舞,以浩渺江天為幕布,在百米高空繪制出“星光”畫卷。
看得見的光影盛宴,看不見的數據奔涌——由光纖網絡、5G基站、物聯設備、算力設施、數據中心、城市大腦等編織的數據天地網,讓無人機、煙花、燈光等協同配合、整齊如一。
為了更好抓住數字經濟浪潮,9月16日,湖北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培訓班第五講在武漢舉行——著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發展的新高地。
數據有多重要?是未來競爭的關鍵要素
由“0”和“1”組成的二進制代碼到底有何神奇力量,以至于大家評價它是“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專題培訓班上,三個故事讓人直面感受數字經濟的震撼力——
9月10日,教師節。阿里旗下高德地圖宣布推出全球首個基于用戶行為產生的榜單“高德掃街榜”,用真實導航數據與芝麻信用重塑餐飲評價體系,該榜單上線首日用戶突破4000萬,讓用戶“用腳投票”淘汰刷分亂象。
泡泡瑪特以小紅書、B站、抖音等平臺為抓手,構建了以“用戶畫像+購買行為+偏好標簽”的數據鏈路,實現從“數據洞察”到“社群共創”,創造了年入百億的商業奇跡。
在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畢業生招聘會上,招聘企業是否掌握數據資源,成為學生判斷入職前景的重要指標。
有分析指出,當前,數字經濟形成了以ABCDEFG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其中,A是人工智能、B是區塊鏈技術、C是云計算技術、D是大數據、E是生態、F是人臉分析技術、G是5G技術。以人工智能帶動形成的數字經濟,已成為拉動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數據是未來競爭的關鍵要素!眹野l改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烈宏認為,2015年實施的“互聯網+”戰略開啟“連接革命”,2025年推進的“人工智能+”行動則開啟“思考革命”。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數據、算法、算力的協同創新,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既是數智化進程中的基礎資源,更是推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創新引擎。
數據對AI意味著什么?決定了AI能力上限
今年8月14日至17日,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北京舉行。光谷東智、朗毅機器人等湖北人形機器人企業戰隊參賽。其中,北京舞蹈學院與光谷東智聯合代表隊在群體舞蹈比賽中以92.54分奪得首枚金牌。
據專家介紹,讓機器人學會一個動作或技能,需要約1萬小時,這意味著要提供1萬小時的數據供機器人訓練。訓練數據質量好不好,決定著機器人的“智商”。
“AI的未來不是模型越大越贏,而是誰最懂怎么喂模型、喂什么數據!眲⒘液陮⒋竽P捅扔鞒伞俺苜愜嚒,將高質量數據集比喻成“高性能燃油”,沒有燃油,再好的賽車也只能“趴窩”。因此,誰掌握了高質量數據或高質量數據集,誰就決定AI能力的上限。
數據集,英文名“dataset”,是浩如煙海的數據集合。評判數據集質量的優劣,即AI大模型是否讀取就能用。這就像新聞記者給照片加文字說明,方便編輯和讀者理解照片意思。
因此,數據集也需要采集、清洗、標注、測試等前期加工。加工者越細致、越專業,數據集的質量越高。如,醫療影像數據,主任醫師的手工標注質量,大概率高于醫學院大學生。
湖北省數據局介紹,目前,湖北已累計征集發布35個高質量數據集,數據模態涵蓋文本、圖形、圖像、視頻、結構化數據等多元形式,覆蓋科學研究、工業制造、農業農村、智慧能源、交通運輸、金融服務、醫療衛生、教育教學、文化旅游、應急管理、氣象服務、綠色低碳、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14個重點領域。
劉烈宏建議,湖北要深入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共同培育“為優質數據買單”的市場共識,保障高質量數據合理獲取和持續供給,將數據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
如何以數據驅動人工智能發展?加強政策供給凝聚強大合力
就業“長”在產業上!
端茶倒水、用吸塵器清掃地面、整理超市貨架、熨燙衣服、制作咖啡……在武漢東湖科學城的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一樓數千平方米的空間里,百款人形機器人“學員”每天都在學習不同技能。
這里分別搭建了工業、商業、辦公、家居、實驗室5個類別場景,細分為超市、酒店大堂、咖啡店、奶茶店、便利店、餐廳、公寓家居、會議室、實驗室等14個真實場景,是全國首個全場景的人形機器人數據采集工廠。這里不但是人形機器人的“學!,也是湖北大學生實習就業的新平臺。
湖北發展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優勢明顯——
目前,湖北同時擁有發展人工智能的算力、存力、運力和綠電燈優勢,總算力規模達1.59萬P,算力綜合服務能力居中部第一;164個國家級創新平臺為主導的科技力量矩陣,超過三分之一與人工智能有關;82位院士,有21位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院士;35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14所本科高校、104所職業院校開設數字經濟相關專業或成立數字經濟學院;建成全球最大無人駕駛測試區和國家級車聯網先行區,25家國家級智能制造領域示范工廠領跑中西部;人工智能企業達到1215家,預計今年產業規模將突破1500億元。
此外,在“數字中國”版圖,武漢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武漢)等一批國家級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樞紐節點在湖北扎堆。
以數據驅動人工智能發展,是一項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的系統工程。當前,湖北正聚力支點建設,進一步發揮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和人才富集的創新優勢,為全國數據事業發展貢獻更多“湖北智慧”和“湖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