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環衛詩人”甘宏受邀參與2025長江文化藝術季開幕式。這位55歲的環衛工人,橘色的工裝袖口總沾著些塵土,掌心卻握著詩與遠方。他寫下700多首“打油詩”記錄自己日常工作與生活。沒有對職業的抱怨、只有“守街蹲路邊,城市美如畫”的熱愛,沒有對生活的不滿,只有“日月互爭輝,青春醉芳華”的贊嘆。這份熱誠不僅感染了清潔隊副隊長,帶動身邊同事一同寫詩、記錄生活,更借著長江文化藝術季的舞臺,引發了社會大眾的廣泛共鳴,讓人們從他的故事里看到了平凡職業里的萬丈光芒。
甘宏的故事之所以引發共鳴,核心在于其身份反差打破了大眾對“平凡職業”的刻板印象,重新定義了“詩意生活”的可能性。朝九晚五的奔波里,不少人把日子過成了循環的鐘擺,忘了抬頭看云卷云舒。家長里短的裹挾下,詩與遠方仿佛成為矯情的代名詞,柴米油鹽成了生活的全部真相。甘宏卻用行動給出另一種答案,他在掃街的間隙讀席慕蓉的詩,把收工后的晚霞寫成短句,讓掃帚掃過的塵埃都長出詩意的觸角。這提醒我們,生活的質量,不在職業的高低、收入的多少,而在于我們是否愿意為平凡的日子,多留一分心動的空間。
甘宏并非個例,在不同崗位上,還有許多人用熱愛打破境遇限制,證明“平凡人生也能綻放光彩”。保潔員王柳云50歲時才發掘自己的油畫天賦,白天清掃廁所,夜晚在廁所作畫,從不覺得“藝術家”與“清潔工”有等級之分,心有熱愛,任何時候出發都不晚?!爸袊蟾摺苯S面對家庭變故與身體病痛的雙重打擊,用色彩的力量鼓舞了更多人不向命運低頭。甘宏把詩當成傾訴的朋友,王柳云把畫當成逃脫身份桎梏的勇氣,姜維把色彩當成治愈傷痛的良藥。生活的難題在于你選擇怎樣的活法,是讓壓力把日子磨成黑白,還是用熱愛為日常添上色彩?守住自我、保持熱愛才是把生活過出滋味的關鍵。
與甘宏等人形成對比的是,當下不少人在快節奏與內卷中,漸漸丟失了對生活的心動與感知美好的能力。社會的快節奏里,“內卷”成為了生活常態,許多年輕人在試卷和報表里追趕,常把成績和業績當成了衡量生活的標尺,仿佛稍一停頓就會被淘汰。我們習慣把“需要做什么”放在“喜歡做什么”前面,久了連自己真正熱愛什么都模糊了。我們刷著手機視頻嬉笑而過時,心里卻總覺得空落落的?;仡^看看兒時的夢想,曾經的愛好,才發現我們缺少的正是為熱愛投入真心的熱忱。
多元的社會本就提供了不同的“成長賽道”,內卷并非前進的唯一路徑,找回自我的關鍵在于重拾微小的熱愛。如今的社會已不需要所有人擠在同一條賽道上奔跑。青年學生可以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基層工作者可以把實踐開展在田間地頭,平凡的生活本就該因為熱愛滋養出詩情畫意。內卷不是前進的唯一方式,是時候放慢腳步找回真正的自我了??赡苁窍掳嗷丶液?,撿起早已落灰的吉他,可能是周末休息時,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可能是任何一個時間里,用相機記錄美好的瞬間。這些微小的熱愛,讓無數前行的人腳下充滿力量,找到人生的方向。
傍晚的武昌街頭,甘宏收起掃帚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又從口袋里摸出小本子。記錄下今日火紅的晚霞漫過街角,隔壁的面館飄來飯香。這一幕恰是他700首“打油詩”的創作縮影,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只有對平凡生活的真實感知。人生的價值不在于“高光時刻”有多少,而在于是否愿意為日常生活多留一分心動,哪怕只是讀幾頁書、畫一幅畫、寫幾句話,這份不摻雜功利的熱愛,都能讓我們在柴米油鹽的日子里找到詩意,在尋常歲月中尋得屬于自己“街凈人安寧”的遠方。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湯佳男(武漢市蔡甸區發展和改革局)
圖源:極目新聞
責編:郭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