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昌的歷史長卷中
有一些名字,雖已斑駁,卻從未褪色
有一種精神,穿越時空,依然滾燙
本期《真理的味道》
讓我們以時代之技
重現英雄之容
追尋那段用生命照亮信仰的征程
點擊視頻
聽英烈的聲音再次回響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上指出:“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取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笨谷諔馉幨瞧D苦卓絕的偉大戰爭,是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保衛世界和平的正義之戰。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偉大民族戰爭中,湖北人民特別是老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抗擊日本侵略者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為保衛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與尊嚴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湖北是革命老區集中的省份
每一處遺跡都見證著歷史的厚重滄桑
湖北是革命老區集中的省份,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發源地和策源地,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后創建了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贛、湘鄂川黔、鄂豫陜等農村革命根據地;在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建立、鞏固了包括鄂東、鄂中、鄂南、襄西、襄南等湖北地區根據地在內的鄂豫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最后發展成為跨越5省的鄂豫皖湘贛抗日根據地。湖北地區抗日根據地的建立,為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的發展壯大和中原敵后抗日游擊戰爭的廣泛開展提供了穩固的后方基地。
作為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戰場,全民族抗戰時期的許多全局性和具有全面影響的重大事件發生在湖北。全民族抗戰初期,武漢一度成為全國抗戰中心,國共兩黨合作在武漢掀起空前的抗日救亡運動高潮;武漢會戰成為全民族抗戰的戰略轉折之戰,標志著抗日戰爭從此轉入戰略相持階段;武漢淪陷后,大西南成為中國抗戰的戰略大后方,湖北軍民進行艱苦卓絕的全面抗戰和持久抗戰,成為護衛西南大后方的重要戰略屏障。
以湖北地區為中心和主要區域的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成為黨領導的全面抗戰和持久抗戰典范。在湖北老區人民的支持和參與下,新四軍第五師廣泛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消滅大量日偽軍,牽制大規模日偽力量,大力支援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抗戰。鄂豫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從戰略上配合了華北、華東解放區戰場,支持了國民黨抗日部隊在中原的正面作戰,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大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湖北老區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先烈的青春熱血,每一處遺跡都見證著歷史的厚重滄桑。無數湖北老區兒女投身抗日洪流,百折不撓、浴血奮戰,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壯麗篇章,培育和踐行了跨越時空的偉大抗戰精神和老區革命精神。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是從哪里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革命老區是“根”,老區文化是“根文化”,紅色資源是湖北革命老區的寶貴財富。對湖北來講,要注重保護利用紅色資源,讓它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勿忘國恥,讓革命精神在湖北老區的土地上代代相傳、發揚光大。要充分利用湖北豐富的紅色資源,如武漢八七會議會址、鄂南秋收起義、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等,建設好革命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和宣傳教育活動。要通過加強對抗日戰爭歷史的研究和宣傳,讓更多群眾了解湖北老區人民在革命戰爭歲月、在偉大民族抗戰中的英勇事跡和巨大貢獻,感受革命先輩的愛國情懷和奮斗精神,激發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要更加注重發揮紅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全過程。加強對學生的革命歷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了解湖北老區的革命歷史、中華民族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精神。加強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社會宣傳,通過舉辦展覽、講座、文藝演出等活動,整合社會力量、聯合開展紅色資源傳承保護和活化利用工作,自覺保護、利用革命遺址遺跡,大力營造良好的保護氛圍、宣傳教育氛圍。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紅色資源
將老區精神轉化為振興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敢于斗爭、善于創造,鍥而不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抗戰精神、大別山精神和老區精神,都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勝利、中華民族偉大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推動中國社會不斷發展和繁榮的強大動力。新時代新征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弘揚和傳承偉大抗戰精神、老區精神,對于推動湖北革命老區的振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湖北革命老區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優良傳統,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培育鍛造的革命精神以及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老區精神在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的發揚光大。我們要充分發揮這些優良傳統的作用,將愛國主義精神、偉大抗戰精神和老區精神轉化為推動老區振興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在經濟發展方面,要鼓勵老區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積極投身于經濟建設的大潮中。湖北老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因地制宜地發展現代特色高效農業,培育具有持久市場競爭力的特色主導產業,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同時,要加強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吸引更多的企業和企業家到老區投資興業,為老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社會建設方面,要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加強老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持續加大對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物流等基礎設施的投入,改善老區的發展條件。加強教育、醫療、養老、文體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老區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要鼓勵社會各界關心支持老區建設,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老區振興發展的良好局面。
在文化建設方面,要弘揚勇于創新的精神,推動老區文化的繁榮發展。湖北老區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傳統文化資源,要不斷深化對老區文化的認識,繼續潛心挖掘豐富老區文化內涵,創新文化發展思路,深化文旅體融合,打造具有老區特色的文旅品牌。
紅色資源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好它們。要加大對革命文物、遺址遺跡的保護力度,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規劃,加強對保護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加強對紅色資源的修繕和維護,確保其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續性。同時,要加強對紅色資源周邊環境的整治,營造良好的保護氛圍。湖北老區的紅色資源分布廣泛,類型多樣,要加強對紅色資源的整合,將紅色資源與自然景觀、民俗文化等相結合,打造多元化的旅游產品和文化產業項目。
鍛造干事的“金剛鉆”
聚焦支點建設的使命定位提能善為、擔當作為
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要求湖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牢牢把握支點建設這個使命定位,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進一步助力支點建設,促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
加強調查研究,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要組織力量深入湖北老區各地,開展調查研究,了解老區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反映老區人民的心聲和要求,特別是要聚焦收官“十四五”、謀劃實施“十五五”提出對策建議,并加強調研成果轉化應用。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推動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促進老區的發展。
加強宣傳引導,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老區建設的良好氛圍。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宣傳平臺,廣泛宣傳湖北老區的歷史貢獻和發展成就,宣傳老區人民的艱苦奮斗精神和先進事跡。通過宣傳引導,吸引更多社會力量了解老區、關注和支持老區建設;通過推動紅色旅游,讓更多的人了解老區的歷史文化,感受老區的發展變化,同時也為老區帶來經濟收益。加強對紅色文化的研究和開發,推出一批具有老區特色的紅色文化產品和文化產業項目。
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服務老區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強對會員的培訓和教育,提升能力素質,強化責任擔當,振奮精神狀態,激發工作干勁。要加強與其他地區老促會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經驗,不斷推動自身工作的上下貫通、銜接聯動、創新發展。
(作者:王玲,系湖北省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
以史為鏡,照亮正義與奮進的光芒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雖已八十載,但其歷史回響依然激蕩時空,深刻啟示著當代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這場關乎人類文明存亡的偉大斗爭,不僅重塑了世界格局,更為我們留下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寶貴精神財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這份歷史遺產顯得尤為珍貴,正在轉化為推動中國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歷史告訴我們,任何違背人類共同利益、挑戰國際公平正義的行徑,無論一時如何囂張,最終都難逃失敗的命運。這一歷史鐵律深深烙印在中國發展的基因中。作為二戰東方主戰場,中國以3500多萬人員傷亡的沉重代價,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種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已然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成為我們砥礪前行的力量源泉。
銘記歷史,就是要汲取“正義必勝”的歷史智慧,將其轉化為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今日之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屹立于世界東方。從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到鄉村振興的全面實施,從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扎實推進,無不彰顯著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與抗戰時期全國軍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的愛國情懷一脈相承。
宜昌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在傳承歷史中開創未來。這座曾經見證抗戰烽火的城市,如今正以綠色發展引領轉型升級,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從化工產業“關改搬轉”的壯士斷腕,到長江大保護的率先垂范;從三峽樞紐的國之重器,到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加快建設,宜昌人民正以抗戰先烈那般攻堅克難的勇氣,奮力打造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歷史讓我們時刻牢記,和平需要守護,發展需要奮斗。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時期。我們更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力量,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憂患意識,發揚斗爭精神,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繼續高擎和平發展的火炬,讓歷史之鏡照亮前行道路。湖北要搶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充分發揮經濟大省、科教大省、生態大省、農業大省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突破。宜昌要立足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定位,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打造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輻射帶動鄂西地區高質量發展。
歷史之鏡永遠照耀著我們前行的道路,正義的光芒必將穿透任何陰霾。讓我們牢記歷史啟示,傳承偉大抗戰精神,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那些為自由和正義獻出生命的先烈。
(作者:許藝洋 枝江市委宣傳部)
如果你是理論愛好者
歡迎向“真理的味道”欄目投稿!
投稿須知
1.投稿作品應為作者本人原創作品。
2.來稿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系電話、郵箱地址等真實信息。在發表作品時同時公開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
3.投稿作品將擇優發布,并納入宜昌正能量網絡精品評選。詳情見→宜昌公開征集!
投稿郵箱
郵箱:228217915@qq.com
期待在這里與你
感悟思想偉力,凝聚奮進力量!
來源丨我的宜昌客戶端
編輯丨鄭鄭 編審丨翟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