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秋風吹,9月稻穗黃,田里機械作業聲與人聲譜成了一支豐收曲,長江中下游地區到處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農機手正在田間進行機械作業
9月8日天沒亮,沙洋縣沈集鎮鳳橋村黨支部書記李克虎一睡醒就習慣性打開手機,掃了一眼:陰。他急忙爬起來,鞋都沒穿好,就在村集體群里發了一條消息:今天陰天,大家各就各位,抓緊時間把田間的草(稻草)收上來,快快快!
不關心稻谷,反而關心稻草,有這種反常舉動的可不止李克虎,而是沙洋縣沈集鎮所有村的村支書。
為什么會有這種奇怪的舉動?這要從今年4月份的一次外出考察說起。
“去年國家超長期國債開始重點支持三北地區防風固沙建設,我查詢資料發現草方格原料主要用的是稻草,所以就想能否抓住政策機遇,在原料供應上主動對接參與有所作為!鄙逞罂h農機發展中心主任宋景華說,沙洋縣有134萬畝水稻,可以產草65萬噸,如果能合理利用,效益十分可觀。
4月,宋景華和沈集鎮6名鎮村干部踏上了尋訪考察之旅。去山東、吉林、甘肅,先后尋訪考察了長草扎捆機生產廠家、草捆收儲加工市場和騰格里沙漠深處固沙施工現場。
“走這一趟,不僅開了眼界,也幫我們開啟了新思路,走出了新路子。”宋景華說,要把稻草銷售到防風固沙區域,有三個難題。
正在收割的稻田
難題一:防風固沙需要長草,但荊門地區習慣采用水稻全喂入收割方式,水稻收割同時稻草被全部粉碎,不能用于防風固沙。
“必須示范推廣半喂入收割方式,機械不足就找外援,解決長草留存問題!
半喂入收割機正勻速進行“推剪”作業
沙洋縣農機發展中心下足功夫,想方設法提前聯絡到隨州洋馬半喂入收割機團隊,通過他們招引機手,8月下旬到沙洋縣支援跨區作業。
很快,來自國內五湖四海的農機手都得到了消息,在收割期間,有200余臺半喂入收割機來到沙洋。而沈集鎮作為沙洋縣整鎮推進的試點鎮,20個村調配有80余臺機械作業服務。
半喂入收割機正勻速進行“推剪”作業
遼寧農機手崔丹就是得知消息趕來的!斑@里作業都由鎮村統一調度,免費提供納涼和休息場所,中午有盒飯,價格有保證,服務暖人心,我一口氣就收了500多畝,后面如果天氣好,還能再收幾百畝!贝薜ふf,收割費每畝田74元,村民僅需支付34元,另外40元由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補貼給機手,都是當晚結算不過夜。
難題二:割下來的草如何從田里收到企業?
“以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為依托,發動村民組隊收草和離田清運,按勞計費!崩羁嘶⒄f。
這兩天,鳳橋村的信息員肖必龍很忙碌。農機手作業面積需要他記錄,村民參與的工作也需要記錄清楚。翻開他的記錄本,一筆筆賬記得非常細,每天哪些村民做了什么?是捆草?裝車?還是運草?幾個人完成了多少量,農機手作業面積多少……
“我們都是當天晚上7點算好當天的賬,然后用現金結算!毙け佚堈f。
這天晚上,5組村民龍興云結算了裝車費、運草費732元,他愛人李玉梅主要工作是搬運草捆裝車,也結算了294元!拔覀兠上十天,兩個人加起來能賺小1萬了,比打零工強,也不耽誤種油菜,縣里真是搞了一個大好事!蹦玫藉X的龍興云非常高興。
長草扎捆機正在田間作業
“除了人工捆草,我們還在農機部門推薦下購置了小型長草扎捆機,今年我們大部分田塊就采用的是‘半喂入收割+長草機械捆扎+人工撿拾清運’的模式!崩羁嘶⒄f,通過對比試驗,這種半機械半人工作業方式效率比純人工高5倍,成本卻比純人工低40%。
難題三:通過誰賣草?
“縣里有多家秸稈回收企業,村集體也可以把草收集起來,壓包后統一銷售。”宋景華說,在考察時,他就特別留意銷售渠道,后來通過當地農機部門獲得了防風固沙施工企業的聯系方式,回來就幫助秸稈回收企業暢通了銷售渠道。
這段時間沙洋縣亞杰秸稈回收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負責人李銀芳感覺站著都能睡著:“現在是收草的高峰期,以往碎草就是卷起來打包,價格也不高,今年收的長草,信息暢通了,很多內蒙古、甘肅、寧夏的客商聞風而來,銷售價格一下子就上去了!
工人們在秸稈打捆機前忙碌著
在合作社的收儲點外,記者看到,村民們駕著拖拉機拖著稻草緩緩而來,一車車稻草堆放在收儲點內。
有足夠數量的半喂入收割團隊,有長草機械捆扎+人工撿拾清運的好方法,有穩定的銷售渠道……“通過今年的試驗示范,我們實現了‘三贏’。”宋景華說。
掰著指頭算,村民增收了。農忙的間隙,通過捆草、搬草、運草增加了收入!懊髂旮愕臅r候可以更優化一點,讓我們自由組隊,按噸計量結算,這樣更靈活,村民的責任心更強。”龍興云說。
村集體也增收了。鳳橋村計劃收割1100畝水稻,大概產生500噸稻草,一噸稻草合作社讓利收購價是600元,扣除成本,銷售一噸純收入約150元。“這忙活一段時間,村集體就能增收7.5萬元呢!”李克虎笑著說。
環境得到保護,村民認識到賣草比燒草劃算,以疏促禁效果立竿見影!耙郧耙坏绞崭顣r,我們全在田里跑,生怕有人燒秸稈,今年稻草可金貴了,你看掉在路邊的稻草都被村民撿干凈了!鄙蚣偢辨傞L譚嬌鳳說。
談起感想,李克虎既興奮又有點自責:“以前一說增加村集體收入,就想著發包集體資源,今年的試點讓我發現,其實山水林田,村里的這些都是資源,我們村干部要做的就是找準突破點,把資源變成資產,把資產變成村集體增收的載體!
夕陽西下,看著最后一車草送了出去,李克虎又翻出了手機,明天顯示有小雨,保險起見,他和肖必龍拖來了油布,把堆放在臨時收儲點的草蓋得嚴嚴實實。
“希望明天不下雨,能多收點草!眱扇水惪谕曊f道,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