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毅 通訊員 余艷軍 譚佳琪
“怎么沒有臉啊?”“視頻放錯了吧?”當用AI技術復原的操子凱烈士出現在大屏幕上,現場的學生不由得開始小聲議論。
“我沒法讓你們看清我的樣子,在那個戰亂的年代,別說個人照片了,就連一張能好好保存的紙片都難!碑敳僮觿P烈士說出這段話時,全場迅速安靜下來。在隨后的5分鐘里,這段黑白色調、幾乎沒有動作,連面目都模糊不清的視頻卻牢牢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偌大的體育館里,只有烈士的話語在回蕩。
AI復原的操子凱烈士視頻吸引了全場的目光。(受訪者供圖)
這是9月15日,發生在黃岡師范學院大思政課上的一幕。
操子凱,1901年出生于湖北新洲,1938年犧牲。關于他的信息,只在中華英烈網和湖北省革命烈士英名錄上留下短短的幾行:“1935年參加革命,在黃州師范讀書時受革命影響,毅然拋棄富裕的家庭生活,投入革命運動。以擺雜貨攤為掩護,搞地下聯絡,負責接轉王家河、三廟河的情報,還在家中接待過往的革命同志。國民黨縣大隊發覺后,包圍了他家,將他殺害!
中華英烈網上的操子凱資料。
中華英烈網上的操子凱資料。
今年7月,黃岡師范學院開始籌劃這場面向黃岡全市15萬高校和中職學生的大思政課,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夏慧負責課程設計。為了豐富課堂內容,提升年輕人的聽課興趣,在寄語青年學生的環節,她決定引入最新的AI技術,復原一位革命先烈。
老教授劉清向她推薦自己在研究革命史時發現的操子凱,他既是黃師學子,又是革命先烈,是一個合適的人選。為了獲取更多的信息,夏慧派人到新洲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去查閱檔案,但很可惜,找不到任何照片或其他資料。
湖北省革命烈士英名錄上的操子凱資料。
湖北省革命烈士英名錄上的操子凱資料。
技術人員試著讓AI繪制操子凱的面部,但反復測試,不管是寫實風格還是卡通風格,出來的效果都難以讓人滿意。“為什么不直接找個有照片的烈士做復原啊,省心又可靠。”有人不解。
但夏慧有自己的想法。在她看來,這位一百年前在黃師就學,又拋棄富裕的生活,毅然投身革命的地下黨員,是千百萬為革命獻身的普通人中的一員,“復活”他,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最終,她決定另辟蹊徑,不再試圖勾畫烈士的臉部,直接留白。
夏慧正在主講大思政課。(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毅攝)
在人物的衣著上,她參考了錢壯飛、袁殊等地下黨員的資料圖片,結合操子凱雜貨攤主的掩護身份,選擇了短褂,同時進行黑白調色處理,并疊加了斑駁濾鏡。
夏慧還自己動筆,結合操子凱的革命經歷,經過反復地打磨和潤色,為他寫了一段千字的獨白。
配音又是一道難題。AI提供的語音模式有數百種,但選來選去,都不夠真實!叭绻荒芨袆游覀儯趺茨芨袆訉W生呢?”最后,由傳媒學院李強老師真人配音,這段視頻才最終完成,并獲得現場觀眾的認可。
“沒有臉部看似缺憾,卻更顯震撼。無數像操子凱烈士這樣默默奉獻乃至犧牲的英雄,或許沒有留下清晰的容貌,但他們的事跡和精神不應被遺忘!贝笠恍律鷬滠畦ふf,這段沒有臉部的視頻,就像一個永恒的空白紀念碑,它邀請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先輩們的精神,并且將它傳承下去。
視頻播放現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毅攝)
同學們聽得入了神。(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毅攝)
“要復原歷史,首先要尊重歷史。”夏慧說,有些AI的仿真效果固然驚艷,但這條臉部缺失的視頻,它的真實感更加動人。而且,如今人手一部手機,革命年代卻連拍一張照片都是奢望,更不用說要保密身份的地下黨員,這種鮮明的反差感,更能觸動年輕的學子。
“黃岡有100萬余人參加革命,44萬余人壯烈犧牲,登記在冊有名有姓的烈士僅5.3萬余人,其中能留下照片的又不足十分之一!秉S岡市史志研究中心主任江明說,連黃麻起義總指揮潘忠汝,紀念館里懸掛的也只是他的畫像。
大思政課現場畫面。(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毅攝)
大思政課現場畫面。(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毅攝)
“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毕幕壅f,大別山堅持28年不倒的紅旗,是千千萬萬默默無聞的革命烈士共同擎起來的。要弘揚大別山精神,一定要講好普通革命者的故事,幫助青年學子更好地塑造人民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