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湖北東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產品展示區里,一個被貼上數字“20000000”的產品格外顯眼,它是當天生產的一支電芯,也是企業累計下線的第2000萬支電芯。
從1到2000萬,東昱欣晟是如何做到的?
作為中國四家“全球動力電池一級制造商”之一,欣旺達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與東風集團及東風鴻泰共同出資,設立湖北東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項目選址落戶宜昌。
2023年10月,企業首支電芯產品下線,此時距離項目樁基動工,僅僅過去了313天,創造了同行業建設新速度。
一年后的2024年9月,企業第600萬支電芯產品下線。
再到今年9月,第2000萬支電芯產品下線。
東昱欣晟實現了一年一個新臺階的跨越式發展。
▲東昱欣晟第2000萬支電芯產品 付偉 攝
這離不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分析顯示:2025年1至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962.5萬輛和96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3%和36.7%。
“1至8月東風汽車新能源汽車銷售58萬輛,同比增長10%以上,其中8月份突破10萬輛,創歷史新高。”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黃勇介紹。
作為東風汽車重要的關鍵零部件合作伙伴,東昱欣晟專注于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電芯、模組的研發與生產,產品線全面覆蓋從A00級小型車至中大型SUV全系車型,在面向東風系整車企業定向供貨的同時,還擴展至吉利、日產等主流車企。
從1到2000萬,企業自身也“蠻拼的”。
科技創新,驅動新能源汽車產業一路向“新”。
在東昱欣晟的生產線上,當產品參數出現異常,企業自研的大數據處理平臺會第一時間報警,并自動標記問題所在,工人根據提示可及時排除。“秒發現”“秒處理”的背后,是企業不斷推進AI+、5G+技術賦能和數字化轉型的成果。
▲東昱欣晟生產線付偉 攝
自投產以來,東昱欣晟通過投入與研發,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生產環節深度整合,實現生產設備100%實時互聯、實時AI質檢、實時工藝控制,生產效率與質量相較于傳統模式提升了98%以上。
“因為自動化率不斷提高,極限能做到2.3秒下線一支電芯。對于一條生產線來說,意味著日產量可以從24000支提升至28000支!焙睎|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高級運營經理張俊表示。
電芯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最基礎單元,其穩定生產,有效保障了模組、整車電池包等產品的“持續輸出”。
從1到2000萬,更是企業看好在宜昌的發展前景。
2000萬支電芯產品下線交付當天,東昱欣晟超充電池項目開工,企業將在現有廠房內增設超充電池生產線,所產電芯具備超快充、續航能力強、低溫性能強等優勢,能有效解決新能源電動汽車消費者補能、續航與低溫焦慮。
“宜昌已基本形成涵蓋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的新能源電池產業鏈,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讓我們對新項目充滿了信心!焙睎|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運營副總監孟振表示。
信心也來源于高效服務。自企業落戶之初,宜昌高新區就建立了“指揮部+工作專班”工作模式,有效保障項目建設。“我們將繼續堅持一套專班、一套方案和一跟到底的服務理念,在項目用水、用電、用氣以及施工手續辦理、用工保障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服務,促進超充電池項目用最短時間、最高標準建成投產。”宜昌生物產業園管理辦公室主任徐光品表示。
據了解,今年全市新能源電池產能將達到200GWh,為宜昌實施產業倍增行動,建設國家級新能源電池產業集聚區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