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總投資45億元的邁瑞醫療全球第二總部在光谷開園,助力武漢打造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熙勇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龍華 通訊員 黃偉 孫苗
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荊楚大地,一幅“病有良醫、老有康護、幼有優育”的健康湖北新畫卷正徐徐鋪展。
9月18日,在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決勝收官‘十四五’謀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王云甫亮出一份扎實的“健康成績單”:“十四五”以來,湖北主要健康指標持續優化——人均預期壽命從78歲增長至79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1.1/10萬下降到5.51/10萬,嬰兒死亡率從2.87‰下降到1.57‰,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3.71‰下降到2.51‰,各項指標保持在中部地區前列,居全國第一方陣。
資源下沉,回應看病之盼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全面落實健康優先發展戰略,促進健康融入所有政策。5年來,順應荊楚人民的期盼,湖北圍繞提升群眾健康獲得感,打通堵點,疏導痛點,治理盲點,構筑人人感知的“健康湖北”。
秋日的荊楚大地,一派和煦景象。
“輸液不用盯著滴速,想了解檢查結果也不用等待,這個智能機器太方便了!”住院患者張爺爺指著床旁的觸摸屏,輕點幾下就完成了護士呼叫。自動送貨機器人穿梭運送醫療物資,智能機械臂在藥房里精準抓藥,病房智能終端讓患者需求一鍵直達……切身感受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全方位智慧化服務后,這位70歲的老年人對就醫可能面臨的不便不再“發怵”。
曾經的“看病難、看病繁”,如今正悄然改變。
“十四五”期間,湖北雙管齊下,一方面全力打造醫療“高峰、高地”:爭取國家“兩重”“兩新”資金總量全國第一,項目數量全國第二,支持同濟醫院、協和醫院創建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加快推進同濟咸寧、同濟襄陽、協和宜昌3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等3家國家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建設!笆奈濉逼陂g,我省獲批65個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創建48個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建設三級醫院省級臨床重點?1201個。
另一方面,堅決夯實基層“地基”:全省86%的縣(市、區)建成三級醫院,105個縣域醫共體推動人員、技術、管理、服務“四個下沉”,“城市10分鐘急救圈、農村30分鐘醫療圈”成功搭建。更有一支1.47萬名大學生村醫和1.8萬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活躍在基層,投入1.7億元支持縣級中醫醫院加強專科專病建設,全省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實現全覆蓋,92%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提供中醫藥服務。從“跋山涉水看病”到“家門口看好病”,湖北加速破解看病難題。
服務提質,健康體驗“換新顏”
在自助掛號機上免費取到復診號,全程有志愿者陪診,武漢市硚口區古田街古二社區73歲的程奶奶笑得合不攏嘴:“我有高血壓、糖尿病,以前我看病、掛號都是大難題,現在方便多了!
每一個關乎健康的小訴求都值得被關照。就醫體驗的“小細節”,折射出健康服務的“可及度”。
“復診0元號”已服務642.37萬人次;“檢查檢驗結果互認”讓402.97萬人次免于重復檢查的奔波與花費;“夜間午間無假日門診”服務超292萬人次,解決了“上班族”和“學生族”的看病難題……這些充滿溫度的“微改革”,匯聚成服務提質的百姓感知。
數字化轉型更讓便捷就醫觸手可及。全省統一預約掛號平臺日均開放號源量近10萬個,15家三甲醫院試點“數智就醫”,重點提供檢查檢驗自助開單、智慧藥房、預住院等7個數智化便民就醫服務,目前11家醫院實現AI云陪診。互聯網醫院增至55家,149家機構提供“互聯網+護理服務”,為失能人群提供上門護理服務,18家三級醫院開展“免陪護”試點,極大減輕了家庭照護負擔。就醫過程從“耗時費力”向“省心舒適”的漸變,讓群眾健康獲得感成色更足。
保障升級,為“一老一小”織密健康網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老!耙焕弦恍 奔仁菭縿觾|萬家庭的家事,更是關乎“國之大者”的大事。
每個工作日早上8點,荊門市東寶區泉口街道瀏河社區居民張潔,上班前準時把1歲多的兒子送到瀏河社區0—3歲示范托育中心。曾經,張潔為兒子托管問題發愁。如今,看到孩子在這里開朗、活潑,張潔懸著的心放下了。
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湖北正加速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護體系,將“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承諾一貫到底。
在“幼有優育”方面,出臺生育支持“30條”,穩妥推進育兒補貼制度;構建覆蓋城鄉的產前篩查診斷網絡,為新生兒免費提供5種遺傳代謝性疾病、聽力及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全省嬰幼兒托位數達到26.4萬個,千人口托位數4.53個。在“老有康護”方面,全省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均設置老年醫學科,醫養結合機構數增加到408家,10項便利老年人就醫舉措讓晚年就醫更有尊嚴。
尤為亮眼的是,湖北在全國率先建立消除宮頸癌“湖北模式”,為全省適齡婦女免費篩查,為14歲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用一道堅實的“防火墻”守護女性健康。建成131家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和150家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形成覆蓋省、市、縣三級的快速響應與救治網絡。
科技創新則為健康保障注入強勁動能!靶募⌒小、“稻米造血”、肺部氣體磁共振成像系統、植入式腦機接口等一大批創新成果領跑全國,生命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十大楚藥”品牌叫響全國……湖北正以科技創新的“領先身位”,助力全民健康“加速奔跑”。
踏上“十五五”新征程,湖北將繼續堅持健康優先戰略,努力打造中部地區健康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讓千萬湖北人民的生活更加健康、更有品質、更多幸福。
全省13.8億人次實現醫保報銷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菁華、通訊員黃姍、季偉、實習生屈思源)醫保是人民健康的堅實保障。新聞發布會上,省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玉介紹,“十四五”期間,全省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醫;疬\行平穩,累計有13.8億人次享受醫保報銷,基金支出約4680億元,參保職工、居民目錄內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穩定在80%和70%左右。
一張醫保網護航全民健康。我省持續健全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全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加快推進,惠民型商業醫療保險實現市州全覆蓋。
待遇水平穩步提升!笆奈濉逼陂g,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580元提高至700元。門診慢特病病種范圍由14類擴大至37類,267種用于治療惡性腫瘤、罕見病等疾病的藥品納入“雙通道”管理。生育保障措施持續優化,累計支出生育保險114.5億元,惠及238.3萬人次。
醫保藥品數量從2800種增至3159種,國家談判藥增至427種,累計組織對650種藥品、50類醫用耗材實行集中采購。
“身邊辦”“線上辦”“異地辦”“藥品比價”等醫保服務讓就醫買藥更加便捷!笆奈濉逼陂g,全省醫保碼用戶超4500萬人,服務事項線上可辦率達100%,跨省直接結算服務超2800萬人次,“15分鐘醫保服務圈”已然成形。
湖北大健康產業突破萬億級規模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菁華、曾莉、通訊員袁福國)新聞發布會上,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文林介紹,“十四五”以來,湖北醫藥產業創新呈現強勁發展態勢,累計獲批13個“全球新”Ⅰ類創新藥,數量位居全國第六、中部省份第一。
湖北連續四年以省藥監局一號文件形式推出支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和中藥研發創新的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破解“卡脖子”難題。
截至目前,全省藥品生產企業和第二、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分別達444家和746家,較2020年增長42%和58%,生物醫藥產業帶動大健康產業突破萬億級規模。
在提升藥品質量保障方面,湖北構建全鏈條監管體系,開展研發、生產、流通各環節專項檢查,省藥檢院具備1449項藥品檢驗參數,實現本省企業藥品檢驗全覆蓋。年度藥品抽檢超過1萬批次,合格率穩定在99.6%以上,群眾用藥安全感顯著增強。
湖北還率先在全國推出“即報即辦”審批事項清單38項,成為全國審批時限最短的省份之一。建成全國首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超算平臺,已提供超27萬小時算力服務,支撐3個項目入選國家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創新任務,以科技賦能藥品監管和產業創新。
我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中部第一
湖北日報訊 (記者龍華)“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實現了深度融合!毙侣劙l布會上,省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駱啟義介紹,2024年全省國民體質監測達標率為92.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為42.17%。
“十四五”以來,湖北創新實施全民健身基礎建設創優、公共服務質量監測滿意度創先“雙創工程”,深入推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提升工程”等,有效破解“能夠健身、持續健身、科學健身”三大難題。
政策體系持續完善!逗笔∪窠∩項l例》等多項專項政策接連落地,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堅實法制保障。
場地設施提質增效。建設布局體育公園等8類項目1500余個。2024年全省體育場地總數增至21.13萬個,人均場地面積達3.19平方米,位居中部第一,全國第六。
賽事活動豐富多彩。打造省運會、全民健身運動會等“123”綜合賽事新格局,培育武漢馬拉松、7·16渡江節、中國(京山)網球節等地方特色品牌賽事活動,構建起荊楚特色賽事體系。
科學指導深入人心。建成2822家體育社會組織,培養19.6萬名社會體育指導員。荊楚大地全民健身生活化態勢日益增強,健身設施舉步可及,賽事活動廣泛開展,為健康湖北建設提供了堅實體育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