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垂幕,鳳鳥騰霄
9月20日晚
古城荊州再度披上節日的盛裝
這一夜
荊州以楚文化之名
邀世界同覽華夏文明的燦爛一頁
荊州方特節慶廣場上,第二屆楚文化節盛大開幕。國內外文化學者、多國駐華使節、國際青年代表、楚商精英等四海賓朋齊聚楚文化發祥地,共赴一場跨越千年的文明對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
荊州,是楚文化發祥地。楚先民以荊州為中心創造了內與黃河流域中原文化相輝映、外與同時期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
第二屆楚文化節以“讓世界看見楚文化”為主題,以對楚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來直觀、生動展示長江文明,推動荊楚文化“出圈出海”。
寶光射斗,矞矞皇皇。開幕式以楚文化代表性文物楚漆、楚簡、楚絲綢為敘事主線,分《美好荊州 “漆”待以久》《“簡”述歷史 讀懂中國》《錦繡山河 與子同“袍”》三個篇章,讓世界看見楚文化的浪漫美學、精神根脈和發展脈動。
19時35分,倒計時3秒落定,楚文化節宣傳片徐徐展開輝煌畫卷,楚式迎賓歌舞《有鳳來儀》翩躚而至,身著楚服的舞者踏歌而來,當舞臺中央巨型鳳鳥漸次亮起金輝,翅翼舒展間,第二屆楚文化節華彩啟幕。
舞臺之上,“拉美和加勒比使團荊州行”正式啟動,使節代表一同舉起象征友誼與合作的鑰匙,開啟荊州的古城新貌。隨后,“首屆國際青年長江行”授旗儀式舉行,中外嘉賓共同為來自阿根廷、巴西、埃及、匈牙利等13個國家的國際杰出青年代表授旗,他們將從荊州出發,走看長江、讀懂中國。
“第二屆楚文化節開幕!”副省長陳平話音一落,漫天煙花如星河倒卷。一時間,火鳳騰空,掌聲如潮。
擊石拊石,韶樂恢弘。萬人誦讀《千秋回響》拉開文藝演出的序幕,童音清越如磬,演員聲若洪鐘,交織演繹屈原、李白、陸游等詩人的千古名句。全場齊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荊風楚韻的沉郁雄渾在夜空中久久回蕩。
“這么多人一起朗誦經典,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凝聚力和震撼力,天空中無人機一直變換陣型,再現詩歌中的場景,真是一場視覺盛宴。”在現場觀演的李先生難掩激動。
在楚人浪漫的星空里,鳳鳥羽人扶搖直上,屈原仰望蒼穹發出千古《天問》。第一篇章《美好荊州 “漆”待已久》上演,航天電影創作者、極地探險家和航天新材料科技工作者一一登臺,他們以當代行動回應屈原《天問》,詮釋“向新向上向未來”的楚人精神——
“從藍色星球出發!”中國首部太空實拍電影《窗外是藍星》的總導演朱翌冉帶來電影首發片段;
“向未知遠方前行!”中國地質大學青年教師何鵬飛分享極地經歷,激勵每一個憧憬未知的夢想家;
“把中國國旗飄揚在星辰之上!”月面國旗研制專家曹根陽將研制的石頭版月面國旗送給荊州,更獻給所有心懷探索的人。
“楚簡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承載著楚人敢為人先、艱苦創業的精神內核。”在第二篇章《“簡”述歷史 讀懂中國》中,著名文化學者熊召政深入解讀楚簡文明,他號召每一個楚國后代都要像楚先民一樣,敢于把故土展現在世界舞臺!
追光落下,荊州籍青年舞蹈家張翰化身“讀簡人”,用“舞蹈+武術”演繹作品《一簡千年》,將楚簡文字化為剛柔相濟的形體詩篇,讓全場觀眾為之凝神。
“今天我要向全世界推薦的,是集楚國先祖的智慧與審美于一體的楚絲綢。一針一線中,不僅是技藝,更是一個民族自由奔放、瑰麗奇幻的想象力。”在第三篇章《錦繡山河 與子同“袍”》中,荊州籍演員曾黎的登場引發鄉情澎湃,她于“戰國袍秀中華美”亮相,臺下掌聲經久不息,掀起了開幕式的又一高潮。
駝鈴悠悠,中美孩童共執人騎駱駝銅燈,沿楚侍女執戈導引的通道緩步前行,與兩位中外嘉賓共同點亮銅燈,寓意著楚文化開放、包容、創新的精神之光必將發揚光大、造福世界。
長江奔流不息,楚韻生生不已,文明的火種跨越山海傳遞,古老的紋樣煥發現代生機,我們看到一場文化盛宴的華彩謝幕,更是見證一個偉大文明面向未來的盛大開場。
楚風浩蕩三千里
終化寰宇共此聲
此夜荊州
是千年回眸的當代回響
更是文明對話的世界坐標——楚文化
正以自信之姿、昂揚之態
讓世界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