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新學期
隨縣殷店鎮天河口小學迎來一位新生
10歲男孩溫晨陽因患脊髓性肌萎縮癥
曾輾轉多地求醫求學
如今在家鄉學校的暖心守護下
順利開啟了校園新生活
這背后
是一場跨越整個校園的“愛心接力”
為1個孩子,全校總“動”員:
教室從4樓搬到1樓
“我們要給這個孩子一個公平而又溫暖的教育?!?/span> 校長馬龍新的這句話,是天河口小學迎接溫晨陽的初心。
當得知10歲的溫晨陽因脊髓性肌萎縮癥無法攀爬樓梯時,學校沒有讓孩子 “將就適應”,一場 “反向搬遷” 在校園里悄悄啟動——
四(2)班全班師生,從4樓教室集體 “搬” 到1樓,只為晨陽不用爬樓梯;
一樓的臺階全部改成無障礙坡道,只為輪椅能順暢通行;
學校還特意配了電子鑰匙,讓他能自由進出校園......
這些看似瑣碎的舉措,卻精準解決了溫晨陽求學路上的 “第一重障礙”。
如今,他坐在講臺下的專屬座位上,無需再為上下樓發愁,課間還能快速抵達乒乓球臺,一邊解說戰況,一邊為同學加油,眼里滿是參與集體的喜悅。
一次 “微班會” 的力量:
讓愛心在孩子間傳遞
比起硬件改造,讓晨陽 “不覺得自己特殊”,才是更重要的事。
班主任付艷提前開了場 “微班會”:“新同學需要尊重,更需要伙伴?!?nbsp;孩子們把這句話記在了心里——
發牛奶時,總有同學繞到晨陽身邊,把牛奶輕輕遞到他手里;
分水果時,會有人特意挑個大的,放在他的桌角;
開學第一天改作業,付艷突然發現晨陽的作業本出現在講臺上——原來是旁邊的小女生悄悄幫他送上來,改完后又默默幫他取回去。
“我沒注意到的小細節,孩子們都記在了心里?!?付艷的話語里滿是感動。
正是這些不經意的善意,讓溫晨陽在集體中感受到了 “被看見” 的溫暖。
從 “怕上學” 到 “盼開學”:
他眼里的光,回來了
兩歲確診、輾轉求醫、在外求學……晨陽的成長路,比同齡人難太多。媽媽陳郁婕帶他回家鄉時,最怕的就是 “孩子融不進去”。
可現在,晨陽每天睡前都會念叨:“明天要早點去學校,還要看同學打球?!?他會主動說 “想當班里的學霸”,放學后還會堅持1小時站立訓練,會笑著對自己說 “繼續加油”。
“他眼里有光了?!?陳郁婕的話里滿是欣慰,“家鄉和學校的雙重溫暖,治愈了我們在外漂泊的心。”
愛不止步:
讓平等與尊重照亮成長路
教育從不是 “讓所有孩子變得一樣”
而是讓每個孩子都能被看見、被尊重
天河口小學用行動詮釋了教育的溫度
孩子們用善意傳遞了 “成長的純粹”
而溫晨陽用堅強與樂觀讓所有人看到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每一份夢想都應被守護
這份溫暖
將繼續陪伴溫晨陽
在求學路上堅定前行
也將成為更多人心中
“教育該有的樣子”
來源 | 隨州市融媒體中心易彬 聶京京 陳巧巧
編輯 | 陳巧巧
審核 | 陳凡
監制 | 劉光明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
微信掃一掃可打開此內容,使用完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