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
謠言:深圳核心區放開限購?
真相:近日,關于“深圳核心區放開限購”內容的微信聊天截圖在網上流傳,有關“各項目如果有客戶是因為購房資格限制不能買房的,可以申請特殊渠道解決”的說法,引發關注。經核實,深圳市今年9月5日出臺了房地產調控政策,明確符合深圳市商品住房購買條件的居民家庭(包括深圳市戶籍居民家庭、自購房之日前在深圳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滿1年及以上的非深圳市戶籍居民家庭),在羅湖區、寶安區(不含新安街道)、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范圍內購買商品住房不限套數。但該調控政策對福田區、南山區和寶安區新安街道等核心區與其他區域實施差異化調控,并不存在網傳的“深圳核心區放開限購”的情況。請廣大市民切勿輕信非官方渠道的虛假消息。(來源:“廣東省互聯網舉報中心”微信公眾號)
科普:超強臺風“樺加沙”來襲,應對指南請查收!
詳情:中央氣象臺9月22日06時發布臺風黃色預警,今年第18號臺風“樺加沙”(超強臺風級)將于23日凌晨進入南海東北部海面,爾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并逐漸向廣東中西部至海南島東北部一帶沿海靠近,強度稍有減弱。臺風來襲,我們應該這樣應對。
了解防災重要信息。認知臺風預警信號,了解所在區域的臺風災害風險等級。通過各級氣象部門官方網站和新媒體等渠道及時獲取預警。了解居住地、工作單位、學校以及養老院等重點場所的臺風防災計劃。
制定家庭防災計劃。為每位家人制作一張聯絡卡,包含聯系人姓名、電話和醫療信息等,并隨身攜帶。熟悉附近的避災場所和轉移路線,確定緊急情況下家人匯合的地點,在家中貼上簡單易懂的平面示意圖。為家中的水、電、氣等閥門貼上標簽,確保家人都會正確關閉閥門。清點家庭財物,列出清單并購買相關保險,重要文件要用防水且結實的袋子封裝到一起。學習急救知識,會正確撥打110、119、120等緊急救援電話。針對有行為障礙、行動不便、患病的特殊人群需求,做好采取額外措施的準備。提前了解寵物的避災點,也為寵物準備好應急物品。
家中常備應急用品。準備食物、水、藥品及簡單的生活和救災必需品。定期檢查更新和動態調整應急用品確保食物、水、藥品不過期,生活和救災用品可使用。準備便攜、防水、顏色顯眼、帶夜光效果的應急包,存放在老人、孩子都方便拿取的固定位置。應急包要包含家庭成員能至少維持3天基本生存所需物品,留在家里避災時所需的應急物品至少能維持7天基本生存。(來源:中央氣象臺、“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通報: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清朗·整治惡意挑動負面情緒問題”專項行動
詳情:近日,中央網信辦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整治惡意挑動負面情緒問題”專項行動。著力整治以下問題:
挑動群體極端對立情緒。借社會熱點事件強行關聯身份、地域、性別等信息標簽化、污名化炒作,挑動群體間矛盾。借影視作品、脫口秀、體育賽事等話題,鼓動“飯圈”粉絲群體惡意拉踩、攻擊、謾罵或者組織批量舉報投訴等行為。部分二次元群體、“噴系少年”組織煽動對立甚至“開盒”,或者教授買賣“開盒”技巧等。
宣揚恐慌焦慮情緒。惡意虛構散布災情、險情、警情等可能影響公共安全的突發事件,偽造發布政府部門公告。以“內幕消息”等方式,拼湊剪輯或者利用矩陣賬號炮制傳播經濟金融、社會民生、公共政策等謠言信息。虛構歪曲事件原因、細節、進展等,發布“陰謀論”等聳人聽聞的信息。編造“大師”“專家”等虛假身份、人設,圍繞就業、婚戀、教育等領域“販賣”焦慮帶貨賣課。
挑起網絡暴力戾氣。策劃、演繹打架斗毆、惡意刁難等劇本,宣揚“以暴制暴”。傳播未經處理直接展示的血腥恐怖現場畫面,或發布含有虐待動物、自殘自傷等極端行為的刺激圖片視頻。利用AI合成、視頻剪輯、圖片拼湊等手段,渲染美化暴力行為,制造獵奇驚悚氛圍。直播中以自殘自虐、“打人挑戰”、持械恐嚇等噱頭吸粉引流,組織線上約架,并實時直播雙方線下侮辱謾罵、打架斗毆等場景。
過度渲染消極悲觀情緒。集中發布、片面鼓吹“努力無用論”“讀書無用論”等絕對化、消極化論調。惡意解讀社會現象,片面放大負面個案,借機宣揚厭世等負面人生觀。通過炮制所謂熱搜詞、熱門梗、表情包、語錄段子等,過度自我矮化或者渲染頹喪消極負面情緒,引起跟風效仿。(來源:“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
通報:公安部網安局公布3起網絡謠言典型案例
詳情:公安機關全面開展網絡謠言的監測發現、打擊整治、生態治理等工作,F公布3起典型案例。
1.李某編造散布“虛假防汛通知”網絡謠言案
七臺河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一網民在短視頻平臺發布信息稱“縣防汛指揮部通知,桃山水庫將有百年一遇洪水,涉及下游青山鄉、杏樹鄉、倭肯鎮、吉興鄉,請做好應對準備”,引發網民關注,造成當地居民恐慌。經查,網民李某為吸引眼球、博取流量,在毫無事實依據的情況下惡意編造并發布。目前,公安機關已對其發布謠言的違法行為依法處罰,相關謠言信息已經被清理。
2.鄒某編造散布“學校組織簽器官捐贈承諾書”網絡謠言案
牡丹江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某網民以“驚悚!校園器官捐獻驚曝光!校領導老師都參與了嗎?”為題發布在網絡平臺中,稱某地中學要求學生簽署“自愿捐遺體器官承諾書”,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和討討論,擾亂公共秩序。經查,鄒某為了博取流量吸引粉絲獲取私利,在自己的網絡賬號內發布該謠言信息。目前,公安機關已對其發布謠言的違法行為依法處罰,相關謠言信息已經被清理。
3.姚某散布“黑龍江某地電費漲價了”網絡謠言案
牡丹江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一則“提示電價調整了從6月1日起取消谷峰計價改成分段計價電費漲價了”信息在本地互聯網平臺傳播,由于此信息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誤導大量網民關注和討論。經查,姚某在明知該信息為謠言的情況下繼續散布,導致大量傳播。目前,公安機關已對其散布謠言的違法行為依法處罰。(來源:“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