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感悟中國智慧
什么是敏銳,我講一個關于求職的故事。曾經有一個大型的跨國電訊公司,他招收一個特別簡單的技術工,就是會莫爾斯電碼、發電報的人。來了十幾個應聘的人,他們被帶到一個特別嘈雜喧囂的大庭院里晾著。因為是電訊公司嘛,這個大庭院里人都在工作著,所以就有十多個密碼往來穿梭,嗡嗡嗡的讓人很頭昏腦脹。他們被安排在靠墻的兩排長椅上,人家人力經理告訴他們說,你看對面有一個小門,一會兒我在那兒給你們進行面試,就走了。那好,大家就坐下來,盯著那小門,等吧。結果十分八分過去,沒人來叫他;二十分鐘半小時過去,還沒人來叫他。等啊等啊,等到一個小時了,大家被這些密電碼吵得呀,頭都脹得疼了,還沒來叫他。這時候有一個遲到的小伙子,剛剛看到應聘廣告,來了,在旁邊站了一會兒,突然,筆直地走過去,一推門,就進去了。過了十分鐘,人力資源的經理帶著那個小伙子出來,跟大家說,各位可以回去了,這職位已經是他的了。那你想想大家心里多不平衡。〈蠹艺f為什么呀,我們那么早就來了,是你們沒有叫我們,為什么職位給他了,得有個說法呀。這個人力資源的經理就說,各位,我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從你們大家坐在這里那一刻起,我的考試一直都在進行中,你們聽這個大庭院里,有很多種電波的聲音是嗎,你再仔細聽,這里面一直有一種莫爾斯密碼,它從一開始就在發送著同一句話:你聽得懂這種密碼,請你直接走進小門。這經理說,就這一句話我發了一個多小時了,你們就誰都沒有走進來。最后進來的小伙子一進來就說,我聽得懂這種密碼。這個經理說,我相信你們各位既然坐在這里應聘,說明你們每個人都聽得懂這種密碼。但是,你為什么沒有進來呢?因為你已經習慣于接受指令,你覺得你就應該坐在這里被人叫,而在指令之外的一切聲音,你認為是世界上的噪音,是無用的。但是我們公司要招收的恰恰是一個在嘈雜喧囂中用心靈去捕捉有效信息的人才。大家看什么叫敏銳呢?這個社會無論對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對于成長中的中年人,職業的臺階永遠都是敞開的。關鍵是,我們有這份敏銳嗎?我能從噪音中去抓住有效的密碼嗎?想想什么叫“敏則有功”。
當然,在我們大家的職業生涯中,更艱難的是什么呢?是我們屢屢地遭遇失敗。怎么面對失敗,是一個人成熟與否的考量。怎么面對成功啊,大家都覺得會接受。但怎么面對失敗,考量一個人的成熟程度。你有真正的敏銳和智慧嗎?看看我們怎么面對失敗。曾經有一對兄弟,兩個人做手工陶藝為生,每年能做出一百多個陶罐子,然后滿滿地畫上釉彩,每一個都不一樣,非常的華麗。一年他們能做出一百多個,然后把這些彩陶罐子裝上船,漂洋過海,去一個大港口城市賣掉,換這一年的衣食住行的口糧錢。年復一年,一直都很平穩。可偏偏有一年,弟兄倆帶著這一百多彩陶罐子,快要靠岸的時候,趕上了狂風惡浪。等到掙扎著上岸,回頭一看,一百多個罐子打得七零八落,一個好的都沒剩下。那個哥哥當場就嚎啕大哭起來,說這么好個大城市,你說誰家買破罐子啊,我們這一年的生計可靠什么呀?弟弟則一句話沒說,悄悄地上岸去考察,轉了一大圈,發現呀這個城市的發達程度遠遠超出他哥哥的想象,房地產業蒸蒸日上,挨家挨戶不是買新房就是忙裝修。弟弟回到船上的時候,手里拎著把大錘子,一上船,二話不說,掄起來就砸,咣當咣當把那些打爛的罐子都砸得稀碎稀碎。哥哥一看害怕了,說哎呀,你上岸受刺激了吧,怎么回來還砸呀?弟弟說,咱們不賣罐子了,改賣馬賽克。說你看人家都忙裝修呢,破罐子雖然破了,你要是把它砸成大大小小的不規則的瓷片兒,那是多好的裝飾材料。∷栽,都砸完了賣馬賽克。結果是什么呢?弟兄倆賣了它一船馬賽克,比原來賣罐子利潤還要高很多。
大家看什么叫敏銳。我們在生活中都會遭遇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關鍵是在失敗那一刻,不要輕易告訴自己——這就是結果。為什么呢?大家想,什么叫結果?結果結果,就是徹底結束不可能更改的后果。我們生命中什么叫結果?一息尚存,只要有明天,事情就一定會有無窮無盡的變化。大家想想看,你今天不管是欣喜若狂的還是傷心欲絕的,到明天你都會改變吧?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只要人還活著,我們所看見的一切都叫階段性狀態,你想改變,這就不是結果。破罐子不是結果,它的未來是碎的馬賽克。你能夠去轉化嘛。印度的詩人泰戈爾說過一句話,他說你要是因為失去了月亮就哭泣,你就同時失掉了滿天的星星。對吧?我們都會有些不如意,但是誰能完成對生命的修復呢?
世界上最大的敏銳和智慧,是對生命的修復。這一點,大家在四川的震后三周年中看到了。其實在“5.12”剛剛發生的那年我就去了四川。此后每一年,我可能都有幾次要進去要看那些學校的孩子們。后來我發現,比建設房屋建設一個城市更重要的,是完成生命的修復。我真的看到了一些奇跡。比如說,那個地方原來有一個東汽中學,高二一個很帥的男孩子在大地震中失去了雙腿,而且雙腿是高位截肢。這個孩子在兩年之后變成了亞洲的殘疾人游泳冠軍。他叫廖國宏,被稱為“亞洲的青蛙王子”。因為他的蛙泳速度之好哇,讓大家覺得他兩年之內創下一個奇跡。我還認識他們那兒的一個女孩子,她也是在截癱之后開始用畫筆作畫。在四川,有一個五彩基金,就是由一批著名的畫家,教這些下肢殘疾了但是手能動的孩子畫畫。這些孩子由于那些殘疾,在他們那個年齡上獲得了一種別人沒有的敏銳感知,他們的心中有個創痛,所以他們對世界的觀察更為細致,所以最后這些孩子成了一批畫家,他們的畫在四川、在北京甚至在國際上連續展出。我看到的都是一些生命的代償作用。就是生命遭遇巨痛以后,他把自己另外一種潛能發揮出來。我們這些健康的人,往往就遮蔽了我們生命中的那種代償作用,發揮不出來。什么叫修復呢?真正所謂生活中的幸運兒,不是一輩子遇見倒霉事兒比別人少的人,而是在倒霉事兒中修復自己能力比別人強的人。我們打個量化的比方,如果說一個人遭遇一件比較重大的事兒,比如說親人的死去呀、感情的波折呀、錢財的流失呀,很大的事兒,從這種倒霉事兒中完全振作出來需要一年時間。那么假如說人一輩子遇見十件這樣的事情,我們七八十年中應該有十年的時光是不太愉快的。但是換言之,如果有一個生命修復能力特別強的人,他一輩子遇上12件這樣的事兒,但是每次他完成修復只需要一個月,那么這一輩子下來,他可能只有一年比較抑郁的時間他就完成了調整。他比我們平均的快樂時光多出九年,但你仔細想想,他遇見倒霉的事兒其實比我們還要多出兩件。所以什么叫“敏”,大敏銳不是小聰明,不是靠做事兒的小技巧,而是在逆境中完成生命的修復。回到孔子的那句話,敏則有功,誰能在世界上建功立業呢?自己的生命與生活是我們面對的最大的功勛。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去做大領導、大企業家,用一個大功績造福于社會。每一個公民,能完成自己生命狀態的調整,保持一個健康的快樂的生活的狀態,這就是最大的功勛。這就叫“敏則有功”。
那么第五個字呢,關于仁愛的第五個字,孔子講的是“惠”,“恩惠”的“惠”。他說,“惠則足以使人”。可以說這句話,領導聽了更有用。什么叫“惠則足以使人”,就是有恩惠之心的人,他才足以調動和使用別人的積極性!盎輨t足以使人”,每個團隊都希望調動下屬和別人的積極性,但為什么做不到呢?為什么別人不聽呢?什么叫恩惠呀?小恩小惠,大家都知道,發個紅包啊、給個獎金啦,可是我們考慮一件事兒,就是“恩”和“惠”他的偏旁部首是什么呀,兩個字都是心字底,而不是金字旁呀。金字旁的東西用錢管用,可心字底的東西用錢就不好使。所以最大的恩惠是用心而不是花錢。用心怎么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呢?就是一個好的領導,他應該看得到他每個下屬的長項是什么。老百姓的話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啊,最聰明的活法就是揚長避短。誰沒有短項啊?我從小就知道我的毛病,第一我從小就沒學明白過算數,還沒到數學,算術都學不明白,所以我就決心長大我不當會計,我也沒必要非得去學明白他。再一個我從小就不認路,走到哪兒我的方向感特別差,所以我就決心長大了不開車。也就是說人沒必要說我這個不會我一定得跟他較勁嘛,可以揚長避短的。我從小作文就好,所以我想那我長大就學文吧,我為什么非得說要扔下作文去當會計或者開出租車呢?一個人不能跟自己的短處過分較勁,一個領導也要看見你手下所有人的長項與短項。
大家知道戰國時候四公子養士。孟嘗君很有意思。他居然養了一堆叫雞鳴狗盜之徒。大家知道嗎,平時那些滿腹經綸的人,看這些人也在這兒白吃飯,就笑話他們,認為他們都是混混?墒菄矣形ky的時候才發現,還真就是雞鳴之徒深更半夜惟妙惟肖地學雞叫,最后把城門叫開了,主人就逃生了。狗盜之徒更厲害,從狗洞里鉆進去,把國家最重要的文件偷出來,就發兵救國了。所以咱們用一個今天的詞兒說,雞鳴狗盜也是一種核心競爭力啊。大家想想看,現在念博士、念博士后,不見得每個拿著文憑的人都有核心競爭力。對不對?我們今天是一個工業化生產的流程,所有按照工業化流水線出來的產品不見得具備核心競爭力。所以領導能不能用心去識別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恩惠。有一句諺語說得好,說世界上沒有廢物可言,所謂廢物,只不過是放錯了地方的財富。大家看了這句話想想,什么叫好領導。好領導,就是把別人眼里的“廢物”,能給他改變個地方,一下讓他成了財富,這是一個人的成全;什么是差領導。差領導就是把大家公認的“財富”老是給他放錯地方,這輩子終于讓他也成了廢物。所以你想想看,“惠則足以使人”,有沒有恩惠之心,做一個領導,能不能調動和使用別人的積極性,不在于你用獎金獎勵人的當下,而在于你給他一個發展空間,許他一個未來。真做到你還不是好領導嗎?
所以說什么叫仁愛呀?仁愛這個“仁”字就四劃,人家孔子的操作性原則說了五條,叫“恭、寬、信、敏、惠”。我們還原到今天的語氣中,看看這五條是說什么呢?“恭則不侮”、“寬則得眾”,這兩條是什么呀?這說的是做人的基本修養!靶艅t人任焉”、“敏則有功”,這是什么呢?這是我們做事兒的基本方法!盎輨t足以使人”,這是我們做官的基本態度。怎么做人,要恭敬,要寬容;怎么做事,要守信,要敏銳;怎么做官,用恩惠之心去維系每個下屬人心。這五條加起來就是孔子說的“仁愛”的“仁”。所以我們過去都知道這個“仁”字,但是我們不知道在操作性上它這么簡便,這么貼近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