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5月份,學校的事情比較多,博士生、碩士生都要忙著答辯,我本來是準備參加完拜祖大典就直接回校的,但拜祖大典給人的感覺實在是太震撼了,所以我決定再住一天,聽聽學者們的研究成果!蔽錆h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羅運環說。
自1990年參加了在隨舉行的我國首屆炎帝文化學術研討會后,羅運環已三次來我市,用他的話來說,三次來隨,給人三種完全不同的感受:城市范圍在擴大,樓房在長高,市容日漸整潔。
“炎帝神農在漢代就是合二為一的,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把他們分開稱呼,炎帝神農精神,對我們構建現代文明社會價值體系有著重要的作用!绷_運環說,炎帝神農將野生稻發展成人工稻,嘗百草為人治病,不求任何回報,服務社會,既體現了中華民族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的精神,又展現了炎帝神農無私奉獻的一面。這種精神,在當今社會是非常值得人們學習的。
“辦節,就要讓更多人了解炎帝神農文化,傳播炎帝神農精神!绷_運環說。
(見習記者 張清)
(責任編輯:隨網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