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敬炎帝的世界烈山五姓宗親會其及文化現象
隨州市炎黃文化研究會 樊友剛
目前,在世界上活躍著一支對炎帝神農十分虔誠敬仰的民間組織,這就是世界烈山五姓宗親會。他們遍布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香港、臺灣、澳門等地區。各宗親會商定,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和亞洲烈山五姓宗親聯合懇親大會。每年大會的第一項議程就是祭祀炎帝神農,而且一直保留著傳統的祭祀形式:供奉炎帝神農畫像,行初獻、亞獻、終獻禮。祭祀活動結束后才轉入懇親大會議程。這一特殊的文化現象使我產生濃厚的興趣。是什么力量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呂、盧、高、許、紀五姓大團結、大融合,親情相依,深情厚誼,攜手共進呢?
2010年12月3日,我首次參加了在福建廈門召開的世界第十二屆、亞洲第十九屆烈山五姓宗親聯合懇親大會。這次會議原本決定在泰國召開,因泰國局勢不穩,才改在廈門。這是該團體首次在大陸城市舉行。廈門市委、市政府對此會十分重視,指示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烈山文化分會和閩南烈山五姓宗親會具體籌備。在大會開幕式上,市政協、市民政局、市社科聯等部門領導出席會議。來自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及臺灣、香港、大陸各地33個代表團130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秉承了五姓宗親“宏揚祖德,敦親睦族”的“烈山精神”,首先進行祭祖典禮議程,主祭者、陪祭披紅、凈手,兩位司祭隨后。會場上懸掛有巨幅炎帝神農畫像,主祭者上香行三拜,接下來獻五果、進饌。主祭者跪拜,初獻酒、再獻酒、三獻酒,接下獻爵、恭讀祭文,最后全體與會人員向炎帝神農氏像行三鞠躬禮。
在懇親大會上各代表團分別作了會務工作報告,相互贈送禮品;進行了文化交流、學術講座、經貿洽談活動;參觀了廈門經濟開發區和市容市貌;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惜別晚宴,各代表團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大會開得十分熱烈活潑、緊湊開放,充分體現了烈山五姓宗親同祖同根,親情相敘,團結融合,共謀發展的和諧氣氛。經大會籌委會提議,并征得各代表團一致贊同,決定世界第十三屆、亞洲第二十屆烈山五姓宗親懇親大會2012年在炎帝神農故里中國隨州召開。
出席這次大會的有烈山五姓宗親在海內外享有盛名的企業、財團、科技、工商、商貿界、文化、政界等各行各業的名流精英,有英國皇家醫學院院士、菲律賓菲華商會、退伍少將、商界巨子、大學教授等等。
這次會議都是以自費形式參加,食宿全部自理,另交會務費、團體會費,基本上沒增加地方經濟負擔。據悉,歷屆會議都是如此。
據了解,世界各國呂、盧、高、許、紀族譜認定,他們同源炎帝神農氏,是炎帝的謫傳后裔。在中國國際地位低下時,海外華人飽受異族歧視。為了互助圖存,1936年,菲律賓首次創設烈山五姓宗親總會,先后舉辦過60屆懇親大會。1963年以后,烈山五姓宗親會先后在亞洲各地區成立,并舉辦了18屆懇親大會。1990年 美國洛杉機烈山五姓宗親會成立,同時也成立世界烈山五姓宗親會。他們在會章中明確指出:“幾千年來,從湖北省隨縣的烈山開枝散葉,散布四海,今名厲山的縣治,就是烈山宗親會的發源地!痹摻M織已有38個團體,3400萬會員。從1993年開始,他們多次派代表團到隨州參加炎帝神農祭祀活動和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并捐資建設炎帝神農故里。
這一社會團體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尤其出席會議的各國代表大都是商界巨頭、企業總裁、世界名流或政要。2000年6月18日,世界盧氏宗親會在中國山東省長清縣召開成立總會時,韓國前總統盧泰愚到場。2006年12月初,世界第十屆暨亞洲第十七屆烈山五姓宗親聯合懇親大會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時,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前總統阿基諾為大會發來賀電,菲律賓副總統、參議長、眾議長、馬尼拉市市長為大會發來賀詞。2008年世界第十一屆暨亞洲第十八屆 烈山五姓宗親聯合懇親大會在新加坡舉行時,新加坡衛生部長許文遠親臨大會主持開幕式。由此可見世界烈山五姓宗親會在世界的影響力。
世界烈山五姓宗親會之所以有強大的凝聚力、親和力、感召力,最重要一點就是有強大的愛國統一的民族認同精神。他們都視自己為炎帝神農的子孫,其宗旨是“宏揚祖德,敦親睦族”,共同感受“同根緣,華夏情”。1993年,臺灣高雄市烈山五姓宗親會理事長呂天良在接受《隨州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道:“世界華人不分天南地北,不分男女老幼,不論黨派、信仰,在神農故里烈山,在炎黃這面神圣的旗幟下聚集起來,團結起來,統一起來,就能在華人心里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在海外,華人紛紛成立烈山宗親會,回烈山尋根拜祖,就是中華民族內在的凝聚力、向心力的表現,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臺灣不能獨立,也不可能獨立。臺灣民眾也希望海峽兩岸早日統一,實現民族的大團結、大融合、大發展,到那時,中華民族必定更加強盛、興旺!
呂天良的話充分表達了臺灣人民的心聲,充分體現了我們弘揚炎黃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
尤其在臺灣,敬奉炎帝神農已成為民眾精神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據臺灣有關資料記載,臺灣于1993年以前注冊以炎帝神農為主神的廟宇有134個。此后又增建不少,據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葉宏燈介紹,臺灣有160多間宮廟供奉炎帝神農,信眾達600余萬。尤其在客家人居住地區,幾乎每個鄉鎮都有一座以上的神農廟、五谷宮等建筑物。臺灣民眾對炎帝神農的敬奉,對海外、尤其東南亞地區產生了較大影響。
尋根問祖,慎終追遠,已成為當今世界上一種十分獨特的文化現象。除了世界烈山五姓宗親會外,不少國家和地區還成立有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世界王氏宗親會、世界林氏宗親總會、世界黃氏宗親會等等。不少政要知名人氏也加入到尋根問祖的行列中來,如2000年6月,韓國前總統盧泰愚偕夫人到山東臨淄尋根,祭拜了姜太公衣冠冢,后又參加在山東省長清縣召開的世界盧氏宗親會成立大會。隨后,韓國前總統金泳三夫人孫明順也到臨淄尋根。泰國前總理他信于2004年5月到廣東省梅縣探訪了他母親的祖居地。2009年4月,臺灣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到山西襄垣祭拜連氏先宗。他們都把中國大陸作為自己的根祖所在地,充分表達了他們的“報本思源”的赤子情懷。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近些年,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掀起一股尋根熱,紛紛派出代表團參加湖北隨州舉辦的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參加湖南炎陵縣炎帝神農祭祀大典,參加陜西寶雞全球華人祭祀炎帝大典,參加山西高平公祭炎帝神農活動,參加河南新鄭舉行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參加陜西黃帝陵公祭黃帝活動……都是不忘血統,不忘根本的表現,也是華夏民族的認同、團結、合作,凝聚力、向心力的體現。
海外華人以姓氏為紐帶的尋根問祖活動,其強烈的凝聚力量和精神紐帶作用,還有效地抵制了“臺獨”勢力和“兩個中國”陰謀。特別是世界烈山五姓宗親會將海內外華人平等友好地聚集在炎帝旗幟下,增進同根同宗之情,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據悉,1991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行世界烈山五姓宗親會第二屆懇親大會時,會場上還掛有青天白日旗,奏中華民國國歌。有些五姓宗親覺得不妥,礙于宗親情面又不能鬧翻臉面。他們提議下屆懇親大會特邀大陸湖北炎帝神農故里隨州派出代表團。這一提議確實見效,1993年世界烈山五姓宗親會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第三屆懇親大會時,會議聽取了隨州代表團的意見,掛起了隨州贈送的炎帝神農畫像。從此,這一民間宗親組織成為炎黃子孫的精神家園。這也是我們高舉炎黃文化大旗的一個成功先例。
我們確實也看到,各地舉辦的尋根問祖活動及宗親活動,在提供文化交流平臺的同時,也起到了招商引資、投資興業的作用,推動了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以湖北隨州為例,2009尋根節期間舉辦的隨州經貿洽談會,簽約項目55個,投資總額46億元。中國(隨州)專汽博覽會讓隨州首次以中國專用汽車之都的形象向世界亮相,博覽會簽下5億元的訂單,賣出了2000多輛汽車。
2010年尋根節,經貿洽談成果更加豐碩,吸引了海內外200多家企業參加,現場簽約項目53個,意向投資總額逾90億元。
尋根節還極大地帶動了商業、住宿和餐飲業。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09年182.05億元,比上年增長19.51%;2010年198.50億元,比上年增長20.1%。住宿和餐飲業2009年增長21.6%,2010年增長17.5%。
隨州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的建設及尋根節的舉辦,吸引了全球華人來這里尋根拜祖,交流情感。2008年以前,海外來隨州的人數從未突破萬人。2009年,海外來隨州的人數達2.6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38.8%;2010年突破11.02萬人次。國際旅游外匯收入1791.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60%。
世界各地宗親會開展較多的聯誼懇親活動,還極大地推動了海內外家譜的修編。中國姓氏譜牒工作如雨后春筍。姓氏譜牒及其相關機構和民間社團應運而生,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家譜成為了人們尋根問祖的神圣證物和歸屬情感的見證,也成為證明自己的中國血統區別于異國子民最科學、最可靠、最永久的依憑,成為教育后代子孫不忘根本,不辱先祖,敦睦宗親的生動教材。
總之,宗親聯誼,尋根問祖,慎終追遠, 這一十分獨特的文化現象為我們開展炎黃文化研究提出了新課題。正如張豈之教授在《追本溯源的意義》一文中所說:“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播離不開兩個立足點,一個是追根溯源地研究中華文化的源頭和演進,再一個是重新詮釋,進行創新,使其民族性與時代性緊密結合,這兩個方面的兼顧,才能提升我們對于民族優秀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备鞯亻_展的炎黃文化節慶活動及尋根問祖活動,只有克服功利性,增加文化色彩,努力創新,才能更長久、更廣泛地吸引海內外炎黃子孫,增強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真正建立起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責任編輯:心安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