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委托上海棕櫚景觀規劃設計院對農耕百草園進行規劃設計,目前,百草園正在建設中。
農耕百草園規劃用地面積約4.7萬平方米。以炎帝神農“植五谷,嘗百草”為人文主題,通過場景式再現和人文小品展示以及注重體驗參與等,弘揚、闡釋、展示炎帝神農農耕文化與醫藥文化。
百草園建有“神農本草墻”。根據 “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的傳說,設計了七大板塊,共同組成七大本草墻。
園內設有金園、木園、水園、火園、土園及養生苑。
金園主要介紹中草藥不同類型的分類方法。采用雙圓相扣的形式,中國吉祥文化兩儀太極相生相克的抽象變形,寓意神農本草經中提出的“七情和合”的用藥原理。采用本草經已記載的中草藥植物種植,增加藥園的趣味性與科普性。
木園將“望聞問切”與“五禽戲”抽象化,采用鋼板鏤空的手法,結合場景模擬,使設計具有觀賞功能,又提供互動參與的可能性,做到文化內涵藝術,藝術手法功能化,以景觀方式表述中醫的診療和健身文化。
水園平面設計上由中醫的陰陽太極演化而來,體現了中醫講求的交感、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的理論。整個園子的設計充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其中有用于展示中醫中藥制作過程,及中草藥基本配方和中醫著作的中式博古架;園內五條中草藥的弧形種植帶象征著中醫的五行學說,園中及周邊的植物種植均選用中國傳統園林中典型的代表植物,整個園子充分體現“白墻黑瓦”的中國風格。
火園,該園以二十四節氣為藍本將園切割成二十四個體塊,并以“火耕”和“百草”兩個主題來詮釋炎帝神農氏對后世各族的深遠影響。園當中卵石上架柴火堆,重現原始時代刀耕火種的場景。
土園采用簡潔的設計手法,幾何形的空間分割,設計出一個以紀念神農醫藥主題的雕塑群。
農耕園設計有隨州人家、耒耜堂、蓽路山林、天谷園、神農耕耘墻。
隨州人家,以隨州民居為藍本,室內設餐飲,供游人憇息。
耒耜堂,結合耒耜文化展覽,展示近現代農具。
蓽路山林,通過山林卵石小道,體驗炎帝神農開創農耕文明的艱辛。
天谷園營造學農、務農、樂農的活動體驗區。在田野景觀中置入具有參與性和大眾娛樂性的農具加工廠、耕作廣場、腳踏水車池等。
神農耕耘墻主要釆用矮墻斜面的設計形式,向游人展示中國農業發展史中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和事件。采用雕刻藝術打造一面文化氣息濃厚、具有科普教育意義的文化景觀墻。
上述景點將在明年尋根節展現在游人面前。
(責任編輯:心安 新聞熱線:0722-3318927)